传承红色基因 打好人生底色

——通江县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纪实

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7-16 08:55 字号: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有着“露天革命博物馆”的通江县,怎样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打好青少年的人生底色呢?
  一所将军学校的承诺
  “将军风范引领我们成长,红军精神激励我们求真。”6月23日,通江县正文小学四年级一班班主任王赛琼带着学生走进校史馆,重温将军事迹。
  “为什么叫正文小学?”这个问题,是每一个正文小学学生的必答题。
  “何正文是我们家乡走出去的英雄人物,1932年刚满15岁的他就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从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到王赛琼等老师的班队课,再到《红星闪耀》《红星》等校园专刊,都在讲述何正文将军的故事和正文小学的由来,教孩子们从小学将军风范、做红军传人。
  “将军在弥留之际,叮嘱后人一定要关心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在正文小学操场旁矗立的何正文将军塑像前,学校负责人讲起了将军后人支持学校的善举:2004年捐款45万修建学生宿舍;2005年捐赠15万元的图书、电脑和钢琴等;2011年设立何正文双十佳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十佳少年和十佳毕业生;2014年增设十佳园丁奖;2017年出资100万元设立何正文·万玲教育奖励基金;2018年设立回馈母校奖。
  王赛琼就是2005年学校更名后第一个毕业又回到母校的教师。“将军心系家乡教育,作为年轻一辈的我们更要不忘将军遗愿,力所能及为家乡教育贡献力量。”
  “教了四年书的王赛琼已成了学校骨干教师,符合‘在母校任教满三年、表现优秀的教师’的条件,今年教师节将被授予‘回馈母校奖’。”听到学校负责人在教师会上的表扬,王赛琼却很冷静,对即将领到的奖金也有自己的打算:一部分钱帮助贫困学生,一部分钱买笔和书奖励优秀学生,希望他们长大后也能成为“她”。
  据了解,十年来,何正文基金发放了26万元奖励资金,270人次受益。
  “正是受到何正文将军精神的感染和鼓舞,师生的精气神更足了,学校教学质量走到了全县同类学校的前列,孩子们在市县的足球赛、田径运动会上也屡获佳绩。”学校负责人说。
  像正文小学这样以红军将领命名的学校,在通江县还有李先念红军小学、空山先念小学、傅崇碧希望小学、光辉希望学校等。“这些学校把革命先辈的精神转变为引领孩子们成长的一面红色旗帜,就是让更多学子从先辈身上汲取磅礴力量,茁壮成长为祖国和社会的有用之才。”县委教育工委负责人说。
  一个英雄中队的传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通江县充分依托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通过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
  在通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小学,就有一面“红四方面军英雄中队”队旗,将红色基因相传28年。
  6月21日升旗仪式上,学校负责人将这面旗帜交到了四(1)中队中队长李艾聪手中。
  盼望这面英雄旗帜到来的,不仅是四(1)中队的54名少先队员,辅导员李丹更是盼望不已,20年前她也曾以中队长身份接过这面旗。“当时,我接过曾经属于英雄们的旗帜那刹那,感到胸前的红领巾和肩上的两道杠都格外显眼。”
  为更好将红军精神传承下去,学校在1993年成立了“红四方面军英雄中队”,团中央领导以“希望之光”回信勉励学校为红领巾事业增添光辉。“中队旗之所以在中高年级中队传递,就是希望接受旗帜的中队像英雄那样做出榜样表率,在精神和行为上影响全校少先队员。”每次接旗后,学校负责人都会提出相同要求。
  “李先念、徐向前、王树声、许世友等446位共和国元勋在通江留下光辉的战斗足迹。”“当年23万通江儿女有4.8万人参加红军,何正文、傅崇碧、陈彬等10人成长为共和国第一代将军。”成为一名教师以来,李丹老师班上是第二次接过这面旗。当周,她都会通过这面旗帜进行红色教育,讲红军入川的故事,讲英雄的故事,讲党的光辉历史。
  这面红色队旗流过的中队,学生精神面貌明显变好了,成绩也提高了……“旗帜流到我们班时,同学们上课更认真,回答问题也更积极。”四(1)中队的余仕霖明显感受到了英雄中队旗的神奇力量。五(1)中队张栋森每天放学后主动到斑马线路口护送低年级同学,将英雄的精神传递到了校外,学校为此专门设立了“英雄中队斑马线小分队”。
  “我们设立了‘雷锋班’等英雄中队,将英雄的形象树立成一个个红色路标,为孩子们的人生导航。”学校负责人说。
  “红四方面军英雄中队”只是一个缩影,在通江县,各中小学团队组织还经常组织青少年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空山战役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让红色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一群红军传人的讲述
  “这里是铁血丹心广场……”6月4日下午刚放学,一位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挂着扩音器的小女孩带领一批游客开始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这个小女孩叫闫格,是距离陵园2公里的李先念红军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她将和另外4名学生完成分段讲解,游客都称他们为“红色小导游”。
  李先念红军小学培养小导游已有7年了。“往年都只是20名,今年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我们增加到50人。”消息一发布,就有153个学生报名,让少总部总辅导员李思媛一时手足无措。
  “要不来个海选?”学校相关负责人的建议解了围。最终闫格、王梦娇、李心仪等学生胜出。“除了学校组织培训班外,我还找到陵园管理局,安排专业解说员与小导游结对。”学校负责人说,小导游实战演练结束,17名学生获得了陵园管理局的“小小义务解说员”聘书,周末或节假日上岗。
  “我们培养的200多名小导游共接待游客600多人次。”据李思媛透露,为了能当上小导游,不少学生主动读起了红色书籍,悄悄找到现在的小导游拜师学艺。
  看到孙女一天天变化,闫格的爷爷也不再反对她去义务解说。
  受此启发的还有离李先念红军小学70多公里的涪阳中学,也培训了一群“小黄帽”为师生讲述红色历史,位于县城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每年也开始招募小小解说员。
  而今,在通江的每一个红色教育基地,都有红军后代义务讲解。
  除了学生讲述外,县领导和县教科体局负责人也带头加入讲述的队伍,给师生讲起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同时,全县培训的157名思政种子教师,在校园内掀起党史知识大宣讲,引导学生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我们教育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在青少年成长的‘拔节孕穗’关键期加强思政教育,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小学负责人表示,教育人必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的主渠道,结合特色红色资源,创新抓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人生底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