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依托历史古韵 巴中通江谱写发展新篇章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云良 付海旭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5-23 14:17 字号:

5月18日,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开幕,通江“打头阵”——编排的《巴风流韵》为现场嘉宾呈上一场视觉盛宴。

依三巴之旧域,控全蜀之左隅。通江不仅是革命老区、生态之城,还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属巴国,秦属巴郡,自西魏置县,红色文化、巴文化、翰林文化、石窟文化和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巴山夜雨”“青城长联”流传古今;擂鼓寨、得汉城、米仓古道、“三李”故居记录了通江从新石器时代走来的“足迹”。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巴中通江这颗米仓明珠底蕴丰富,也让城市发展后劲十足。

原生态表演《巴山背二歌》

古道与古城

见证不朽的历史传奇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历朝历代,通江也就自然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也留下了得汉城、擂鼓城、南教城、白石寺等不少古城遗迹。

其中,以得汉城城寨最为有名。

得汉城,又名得汉山、安辑寨,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是一个军事重地。汉高祖刘邦称王汉中时,以此为据点作为进入四川的粮道。

得汉城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而且还有十分浓厚的文化沉淀。得汉城的许多石刻诗文、对联,成为研究巴文化和川北民俗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通江不仅有古城,还有古道。

其中,以始于夏商、贯穿秦巴、北上中原、南下巴蜀的米仓古道最有代表性。

2019年底,经过两年半时间的攻坚奋战,巴万高速公路巴州至通江段正式试通车运行,结束通江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四川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全部县通高速公路。2022年初,镇广高速王坪至通江段通车。

当前,米仓大道这条起于通江两河口、经诺水河达光雾山的一级公路正快马加鞭推进,通车指日可待。在通江,蜀道已不再难,发展也迈上快车道。

镇广高速公路

古村与古人

农耕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厚重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巴蜀文明,淳朴浓郁的乡风民俗,孕育了“忠勇信义、豪放包容”的巴人精神。通江也留下众多古村落,诞生了众多古代名人。

“人盖有古良吏之风,文堪与‘三苏’媲美”,纪晓岚在《四库全书》中称赞之人即是通江的“三李”。

“三李”故居坐落于通江县兴隆镇翰林村,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清初文化名人李蕃及其子李钟壁、李钟峨及其后人居住地,是一座具有巨大文化价值的清代翰林院落。

经过修缮的故居,充分挖掘父子三人生平典型事迹,再现三人忠孝仁爱家风、勤学精进学风、勤政廉明政风、经世致用文风等嘉言懿行,布展以来广泛接待社会各界开展好风传家和廉洁文化教育活动,予人启迪、深受好评。

环绕“三李”故居,兴隆镇大力改造老茶园,新扩建有机示范茶园。500多亩高山富硒茶园,既是产区也是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除了“三李”故居,泥溪梨园坝也格外引人注目。

梨园坝村拥有600余年的历史,大量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极具保护价值和文化内涵。村内还有戏楼、悬棺、百年古树,20余座规模恢宏、雕刻精美的古墓,“铁林城”古迹,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展现了秦巴山区传统农耕文化。

梨园坝村地处大巴山深处,由于交通等条件限制,这里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随着通江县大力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梨园坝村的交通和各项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这块藏在深山的质朴“美玉”逐渐揭开神秘面纱,成了游客“访古、探幽”的好去处。

通江的古村院落、乡愁记忆还不仅于此。

诺水河镇玉皇坝村楼子古街也称“九大院”,一院一特色,集巴文化与川北民俗文化于一体,成为川北古镇聚落的缩影和象征;诺江镇千佛村,保留着摩崖造像3000余尊,成为研究唐代建筑和佛塔极为重要的材料;沙溪红云崖民俗村,已经建成醉云廊、文化大院、村史馆、民俗馆、国学馆、杜仲产业等景点和业态。

目前,通江县有传统村落28个。农耕文明延续不断,让通江历史厚重感更足,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梨园坝民俗文化节舞龙

古风与古韵

为巴文化传承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巴中是巴文化核心传承区大巴山、古巴国和巴文化的中心。作为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中转站,通江为这个中心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剧目《巴风流韵》,就是由通江县编排,由300多名演职人员组成,相较前十届人数最多。

该剧目立足通江主要的历史文化遗迹,有效融入通江主要的考古发现,突出通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把握通江民族民间文化风格,依托通江重点文旅资源,充分彰显巴中厚重浓烈的巴文化。

通江民间文化种类繁多、底蕴深厚,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众多的艺术种类中,剪纸是其中最为璀璨的花朵之一,李亚雪、李怀玉剪纸则是巴山剪纸技艺的杰出代表。

“巴山剪纸”作为通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企业为依托,以产业为核心,以产品为载体,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助推非遗项目市场化、活态化、产业化,有效实现非遗保护传承、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文旅产业协调发展。李云良/文 付海旭/图(转自《新华社》2023年5月23日四川频道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