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大巴山

来源:巴中日报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2-18 10:26 字号:


图:红四方面军在今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崖石壁上錾刻的“赤化全川”。(资料图)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抚今追昔,90年前大巴山风雨飘摇,军阀混战旷日持久,内忧外患交织,百姓惨遭剥削、流离失所,前途迷茫。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人的到来,犹如黑夜中的炬火,将困顿无望的巴山儿女带往摆脱压迫、当家做主的光明道路。
  就在这片土地上,大批巴山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红旗从大别山插到大巴山,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镌刻下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就在这片土地上,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巴中在自身极端困难情况下,外调粮食近10亿斤,创造了攻克农业生产困难的“驷马经验”,八七扶贫时期孕育的“巴中经验”成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一面旗帜………一个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照亮现实;
  就在这片土地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精神历久弥新,每每关键时刻,党的旗帜高高飘扬,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等艰巨任务,用前进再前进,告慰先辈、致敬历史、开创未来。
  从90年前走到今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先辈们的理想信念,历经重重考验、付出巨大牺牲、战胜无数挑战,从翻身得解放到成立地区,从社会主义改造到战胜自然灾害,从参与改革开放到谋求振兴发展……尝遍苦难的巴山儿女在逆境中成长、在挫折中奋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1932-2022年,穿越90年光阴,我们阔步前行、无比自信。
  


  是什么,引领方向?
  一面旗帜,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中国共产党带领巴山儿女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翻身得解放;新时代,从川陕苏区精神中汲取力量,矢志当好红军传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
  1932年,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转战3000余里,从通江两河口入川,建立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翻秦岭、进巴山的红四方面军,将党开辟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应用于四川,打破国民党严酷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
  毛泽东高度评价:川陕根据地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使得蒋介石与四川军阀都不得不在红四方面军伟大的胜利面前发抖起来。
  “三月杂粮三月糠,三月野菜三月荒”。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前,川陕边人民遭受着封建残余势力的剥削压迫,承受着军阀混战带来的深重灾难。
  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之后,红军到了川北老乡家里,不论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很快打破外地人同本地人、军队同老百姓之间的界限,短时间内使广大群众相信,红军就是穿上军装、拿起武器的穷人,是全心全意帮助穷人翻身得解放的。
  迫切要求翻身解放的贫苦大众,在党的领导下打土豪、开粮仓、分田地,有的加紧春耕生产,“不让一寸土地放荒”,有的穿上军装跟党走、坚决保卫红色政权。红四方面军入川时仅有1.4万人,鼎盛时期发展到8万多人。在通江,全县总人口不足23万人,却有4.8万人参加红军,几乎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
  牺牲是惨烈的,一开始烈士一人一棺埋葬,牺牲的人越来越多,没有了棺木,当地百姓就捐出家中的门板做成匣子。后来匣子也没有了,只能用草席裹着,最后甚至连草席都没有了,只能挖大坑集体填埋……为了纪念牺牲的红军战士,时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在通江县王坪村主持修建了红军烈士陵园,如今已成为全国最大、最早的大型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唯一一处红军为战友修建的陵园。
  深冬,寒风呼啸,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松柏傲霜挺立,苍翠依旧。
  村民王建刚已经义务守护红军墓28年。年近七旬的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着扫帚、挎着背篓,一瘸一拐到陵园清扫落叶、擦拭墓碑。作为烈士陵园第二代守墓人,王建刚从父亲手里接过扫墓重任,如今他年纪大了,接力棒逐渐交到三个儿子手中,成为第三代守墓人。
  在王建刚看来,为红军守墓已是家族的传承,是一份注定无法卸掉的责任,更是一份“你予我滴水之恩,我必涌泉相报”的赤子之心,因为25048位烈士的英灵在这里安息。
  群众自发守墓,地方党委政府也从未忘记过保护好这座陵园。
  1989年,王坪烈士陵园纳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四川省红色旅游“饮水思源”行动方案》将陵园纳入国家级AAAAA级景区创建;2019年,省委再次专题研究陵园整体提升工作……
  80多年来,陵园历经多次修缮、改建和扩建,目的只有一个,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引领活在当下的我们不忘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发扬红色传统、保持革命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干事创业。同时,也向长眠在此的革命先烈报告,他们为之牺牲奋斗的巴中这片红色土地已经变了模样、换了人间。
  当先驱者化成巍峨的山脉,当后来者缅怀那段悲壮的岁月,最好的学习就是汲取精神的力量。
  11月14日,巴中主城区,城市广场,“红旗漫卷大巴山-纪念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专题图片巡展”开展。
  150米长的展线,5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系统展现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巩固的光辉历史和对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贡献。
  根据地恢宏的历史,犹如壮丽的诗篇让参观者百读不厌;革命先烈奋斗的脚步声,犹如洪钟般直达每一个巴山儿女的心扉。
  从纪念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50周年、60周年,到70周年、80周年,再到如今纪念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巴山儿女一次次深情回望,皆源于对先烈们为了心中的信仰,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深切缅怀。
  在离城市广场7公里外的南龛山山顶,红军碑林前,不时有全国各地的红军后代前来拜谒,这个由老红军及亲属集资建造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是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嵌碑4280块,刻红军英名8.5万名。
  “我的亲属和邻居,参加红军的有几十人。”说起建设碑林的初衷,张崇鱼从小就听红军的故事,工作后对红四方面军在巴中的相关历史有了比较系统地了解,红军故事、红军精神汇聚成洪流激荡心灵,树碑立传、让红军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的愿望愈发强烈。
  于是,从1992年至今,张崇鱼先后出行170多次,行程80余万公里,拜访上千个单位、6000多位红军将士及亲属,搜集到16.8万余名红军战士英名,掌握红四方面军史料两亿字以上。带头建成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此外,还搜集了20000多张照片,12000多件相关纪念物品,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文物超过300件。
  “有人问我,身上为什么还有这股劲?我这样告诉他们:民族复兴国人盼,新的长征路在前。巴山蜀水风云涌,开创伟业莫怕难。耄耋之年要奋斗,红军精神世代传!”张崇鱼说,不管吃多大的苦,今生都要始终守护好红军英灵。
  “我们一定要着眼两个大局,矢志当好红军传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巴中新征程。”2021年11月16日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何平向全体市民发出的号召催人奋进。
  一年来,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全面掀起巴中经开区“二次创业”热潮、高效推动文旅新区建设、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
  隆冬时节,行走在巴山大地,重大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工业园区机器轰鸣,商超市场脚步声响……一派繁忙景象,正昭示着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的蓬勃生机。

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红军精神永远是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磅礴的力量。
  红旗漫卷巴山,光芒万丈!
  


  是什么,一往无前?
  一种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经验。在巴中,面对艰巨的任务,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奋斗,创造无愧时代的成绩。
  如果你到过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一定会被对面峻峭崖壁上的四个红色大字所震撼:每个字高5.9米、宽4.9米,每一笔深0.35米、宽0.9米,字距7.1米,整个字幅300平方米。
  1934年春天,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錾字队20多名工匠花了40天时间,在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崖的巨大石壁之上,刻下“赤化全川”四个大字,笔画里可躺进一个人,三四十里之外清晰可见,被誉为“世界石刻之最”。
  一条有力的标语,胜似百万雄兵,赛过千军万马。据不完全统计,在川北、陕南和长征沿线,当年镌刻石刻标语达1万多幅,其中川陕苏区7000余幅,新中国建立后尚存4000多幅,其中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就有3000多幅。
  这些石刻标语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环境、斗争历程和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全面记录了根据地军民创建和巩固苏区的丰功伟绩,它是雕镂在石头上的历史,是镌刻在大地上不朽的诗行,更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一直被巴山儿女敬仰、传承、弘扬。
  通江县诺水河镇小骡马村,贫困户李国芝爬上梯子,用毛笔在竹篾泥巴墙上写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八个大字激励自己。发展花椒产业,他用背篼往山上背牛粪当肥料,肩膀磨破了皮、磨出了血;种银耳翻晒菌棒,四五十斤重的菌棒一天要翻一千多根,到晚上腰都直不起……苦不怕、累不怕,李国芝如今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石刻标语有形,赓续传承的力量深深刻在巴山儿女的骨子里,融进血液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巴山横亘、秦岭险峻,巴中几乎与外界隔绝。
  1932年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大部队冒着寒风大雪开始翻越巴山,从最开始能看到村落到荒凉的山顶没有一间房屋,战士们挖一个雪坑,就是一间“房屋”;垫一把稻草,就是一张“床铺”。
  部队走走停停,时断时续。共产党员和干部总是以身作则,带头替有病或体弱的同志背东西,奋不顾身地站在危险地段上,帮助和拉扶同志。
  “等到全国都解放了,你们打算怎样收拾这大巴山?”
  “我们要在山上修一条公路,让大家坐着汽车过去!”“我要把它种上庄稼,叫它给咱们出大米。”“我要它留着,让子孙后代都来爬一爬!”……
  90年前,红军战士凭着这种团结奋进的英雄气概,战胜了巴山天险,打败了田颂尧38个团6万兵力“三路围攻”和刘湘140多个团25万兵力“六路围攻”,取得重大的胜利。
  历经数年,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扎根大巴山,排难创新,誓将“天险”变通途,完成先辈未竟之事业,一场没有硝烟的交通大会战在巴山大地打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依靠钢钎二锤、肩挑背磨,10万余巴中人奋战600多个昼夜,打通了路长60公里、山高沟深、海拔落差2200余米的巴中到成都公路大动脉——唐巴公路,改变了到成都要步行半个月的窘境。“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由此叫响。
  2005年7月,第一条铁路——乐巴铁路开工建设,“建设难度相当大。”原铁路办主任罗瑞麟感慨,巴中境内51公里长的线路中,分布着桥梁58座、隧道17座、涵洞123个,其中桥隧相连就有12处。
  恩阳机场削山填沟,建设3年、沉降观测1年,正常建设本该用时5年的支线机场,巴中硬是提前1年建成,于2019年2月3日通航。
  在148公里的汉巴南铁路上,平均每天每公里要完成近10万元的实物量,实实在在的“时间紧、任务重”。建设者们表示,这既需要周密的谋划、科学的组织,也需要攻坚破难、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干劲。
  从唐巴公路到互联互通的高速国省干线,从“四好农村路”到汉巴南铁路,从蜀道难到通江达海,背后是巴山儿女为改变区位劣势奋勇向前的真实写照,是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借力交通、破题发展的新时期巴中力量最完美的升华。
  这片曾经被鲜血染红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经过革命精神洗礼的人们,冲破桎梏的岂止交通。
  受气候、地形因素影响,巴中不少地区水旱灾害频繁,农业收成全部掌控在“老天爷”手中,巴州区化成片区就是其中之一。
  1958年开始,三万群众历时3年,肩挑背扛,以红薯充饥,“战天斗地”筑起水库,从此实现“旱涝保收”。
  “吃不饱,难免有人饿晕,醒过来继续干。”建设艰苦,劳动者们不断创新打硬仗,硬生生在山谷之间筑起了46米高的大坝。1960年,水库终于建成,现在,水库不仅成为我市饮用水源取水点,而且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AAAA级景区和群众休闲目的地。
  如今的大巴山,4座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同步建设,成为全省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主战场。
  同舟共济,无往不胜!
  


  是什么,驱动跨越?
  一种理念,登高望远、革故鼎新,中国共产党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永不停滞,一往无前;在巴中,保持战略定力,激发改革活力,提升创新能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推动后发赶超振兴发展。
  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收藏着一张极为特殊和珍贵的货币,它堪称“镇馆之宝”,通过它,可以一窥当年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金融经济活动。
  川陕苏区建立之前,军阀为了垄断金融,自开银行发行钞票,私铸银圆、铜圆,人们外出几十里地,也得用高价去兑换另一防区的钱,严重破坏了商业贸易发展。
  为了发展苏区经济、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革命战争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大纲》规定,在川陕省财政经济委员会下设川陕省工农银行,其职能是“制造苏维埃货币,统一币制,流通苏区金融;实行对工农的低利和无息借贷,帮助合作社的发展”。从1933年夏到1935年春,川陕苏区共制造发行纸、布、银、铜、锡5种质地20多种版式或面额不同的货币,这在全国苏区金融货币史上是举足轻重的,因而是新中国国家金融货币的雏形之一。
  一张小小的纸币,背后是先辈们发展经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缩影,更是凝结智慧、排难创新的生动实践。
  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两年多时间里,军民齐心,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胆开拓、独辟蹊径,在经济发展、思想宣传、军事斗争等方面想出了不少好办法。
  出台分级税收政策、鼓励发展个人和集体生产、大力开办国营工厂、在石头上錾刻标语、娘子军背水炒爆米花充饥……
  情为老百姓系,利为老百姓谋。以人为本的守正创新,才让川陕苏区根据地诞生出一个又一个好点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先烈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激励、启迪着巴山儿女。
  2017年,平昌县驷马镇村民万福江拿到了自家农房的不动产权证书,向银行贷款10万元后,借钱买了一辆大卡车,在当地跑起了运输;村民吴容琼通过农房一体登记后在银行贷款20万元,经营起农家乐,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
  在驷马镇,近20户通过农房抵押获得经营用贷款共300多万元。
  通过确权登记显化自然资源资产,盘活农村资源,将其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成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手段。自2016年以来,巴中共融资13.63亿元,所融资金投入产业发展产生经济效益达78.62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在南江县原黑潭乡南鹰村聚居点,一幢幢新居在冬日灿烂的阳光下更加靓丽。“国家给我补助了6万多元,我自己筹集了几万元,建好了这套新楼房。”贫困户谭德贵指着自家新建的房屋高兴地说。谭德贵能建起新房,完全得益于巴中市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
  盘活闲置的资源,巴中从土地中破题。作为全省第一个开展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流转改革的市(州),巴中用土地指标换资金,解决了5.2万户居住在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洪水淹没区群众的住房问题。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步入2022年,创新开展产业培育改革,建立主导产业高位推动机制和链长制,由市委书记、副书记分别牵头“1+3”主导产业,6名市领导担任六大产业链链长,每个产业链配套实行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一份“作战计划”、一个项目和企业库、一批特殊支持政策、一次产业发展大会“六个一”机制。
  在更多领域,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在人才汇聚、财税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在城乡基层治理、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多闯多试……
  困难和挑战从来都不会缺席,但只要有深化改革的决心、创新发展的勇气、坚如磐石的制度保障,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就会有用之不竭的磅礴伟力,所有困难在它面前都是“纸老虎”。
  乘胜长驱,巴中雄起!
  


  是什么,鞭策前行?
  一种信念,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始终不渝;在巴中,坚持人民立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呈现一幕幕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感人画面。
  “太阳出来像明灯,红军与我心连心,大家齐心团结紧,挖掉穷根栽富根。”90年前,这首歌谣传遍川陕苏区,承载着老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里,泛黄的川陕苏区土地使用证复印件总能吸引参观者目光。这是目前存世不多的红军“土地革命”的直接物证。1932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通江,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带领苏区群众进行土地革命。这张小小的土地使用证,成为川陕苏区革命斗争史的缩影。
  苏区政府划分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5种成分,留足红军的公田以后,就抽签进行分田,获得土地者就颁发土地使用证。
  能够分得土地的,主要是贫苦农民。分田的时候,哪怕人在外,也可以分。到1933年4月中旬,约有5万多贫苦农民、手工业者等分到土地。
  “耕者有其田”,这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梦想。那个年代,把田分到百姓手里,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最直接体现。
  巴州区平梁镇红石梁村,脱贫户王克林家门前的大石头上,“致富不忘共产党”7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表达了他质朴的心声。
  为什么要刻这几个字?王克林说,通过脱贫攻坚,一家人通过危房改造住上了焕然一新的房子。在党委、政府帮扶下,通过“万元田”“万元林”“万元水”“万元圈”增收工程,发展了鸡、鱼、猪、核桃等产业。
  2017年3月,王克林请来村里的石匠,在自家门前的大石头上刻下了“致富不忘共产党”这7个字,用红漆一笔一画上色,并标注了时间“丁酉年,三月”。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记住党的恩情,感恩今天的美好生活。
  情系百姓,情暖万家。一步跨千年告别贫穷,由一个普通农民以如此郑重的方式记录下来。那份情,刻在石头上,更刻在人民的心里……
  曾几何时,作为“三区叠加”的巴中,脱贫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为了脱贫,从成立地区之初,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总揽全局的中心工作,组织带领全市人民群众向贫穷落后发起一次又一次宣战。
  ——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建立地区之初,巴中围绕“五改三建”,用7年时间,解决了11万多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新阶段扶贫开发,撤地建市之时,巴中重点“解四难”,贫困落后面貌逐步改变。
  ——新一轮十年扶贫开发,巴中以坚持“统筹城乡、全域扶贫、连片推进、精准实施”,着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农村面貌逐步改善。
  ——从2014年至今,巴中聚焦“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推进“五个一”+“1”帮扶,农村面貌加快改善。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紧跟中央、省委的步伐,从“五改三建”“解四难”到“全域扶贫”“精准脱贫”,巴中扶贫工作实现了从“大水漫灌”的粗放型到“精准滴灌”的精益型转变;实现了从解决人民群众基本温饱问题到追求现代文明美好生活转变。
  在一次次与贫困抗争中,这片土地上激情与艰辛并存,汗水与收获共舞。英勇无畏的巴中人民为了摆脱贫困的困扰,向命运发起了一次次挑战,进行了长期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抗争。
  一路兼程、几度风霜。在巴中人自强不息的同时,共和国没有忘记这片贫穷与荣光并存的土地,深情的目光一次次投向这里。
  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到巴中视察指导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的领导一次又一次把关怀带给巴中。爱之深、情之真,巴中摆脱贫困的信心更足了!
  把巴中列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项目实施市;通江县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巴州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土资源部为巴中量身定做6条土地特殊支持政策……项目倾斜、资金倾斜、政策倾斜,中央、省委“倾囊相助”,摆脱贫困的信念更坚定了。
  虽然“赶考”路上,走得举步维艰,但有中央的关怀,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巴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赶考远未结束”的谆谆告诫,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为指导,用实际行动坚决而又笃定地解好一道又一道难题。
  无论条件多么艰难、环境多么险恶,人民的利益从来高于一切。
  在苏区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16岁战士向子成发出“病死不如战死”的铿锵誓言,王开旺在血战万源中“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暗堡”,向思宽一家7口参加革命后6人献出宝贵生命……
  时代不同,岗位各异,环境变迁,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始终如一,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始终如一——
  刘泽顺,恩阳区三河场镇花台村支书,把生命最后的热血,洒在了巴中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上。
  在脱贫攻坚的日子里,刘泽顺带领村民修建村道路、治理山平塘、种植中药材,让花台村的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2017年3月4日,刘泽顺带病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后突发心肌梗塞去世,花台村200多村民自发相送。
  鲜超,南江县石滩乡碾子嘴村驻村工作队员。因脱贫工作到县城出差,返回途中遭遇车祸,一个年轻的生命不幸倒在了他最热爱的事业上。
  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有人付出了青春,有人付出了一生的时光。
  脱贫攻坚8年间,巴中每年脱贫6万余人,摘帽近百个贫困村,曾经的贫穷已成为历史,千年梦想,今朝梦圆,巴中开启了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
  新形势、新课题、新考验。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仍是党和政府的主要着力点——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发展规划优先、财政投入优先、资源配置优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建成省级中医药医疗区域中心,新增三级医院七家,力争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实施“十百千就业增收工程”,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倍增计划……
  民生连民心,枝叶总关情。跨越90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凝聚力量、书写辉煌、昭示未来。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新期待,共产党人就会奋斗不止,交出优异答卷。
  信念巍峨,未来可期!
  


  是什么,催人奋进?
  一份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标定了中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在巴中,国省战略交汇叠加,历史机遇千载难逢,奋力书写巴中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信心满怀。
  “弟不意现在尚留人间,被押在大庾粤军第一军军部,以后结果怎样尚不可知,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
  在平昌县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一封刘伯坚在狱中写下的遗书影印版如此写到。写信时他并不知道,妻子已先他一步在闽西游击区牺牲。
  他在信中叮嘱自己的孩子要继续他毕生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充分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催人泪下的家国情怀。潇洒的笔迹中“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豪言壮语,跨越时空依然感人至深。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从社会主义改造、战胜自然灾害、参与改革开放大业到努力破解“四难”问题,奋力后发赶超、脱贫攻坚、振兴发展,巴中走过一段极不平凡的“圆梦”时期:“出行梦”“发展梦”“成才梦”“创业梦”“小康梦”相继实现。
  一路走来,我们在红军精神的激励下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迈上新征程,把老区建设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重任在肩。
  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巴中提出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产业培育振兴为主线,奋力实现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
  高质量发展,生态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在“两山”理念指引下,谁拥有的绿色更多,谁的财富就更多。63%的森林覆盖率、96.7%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这些都是巴中巨大的财富。
  去年,市委、市政府将文旅康养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力争到2025年旅游收入突破700亿元。
  首位产业,首位发展。为加快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巴中坚持推行政策、人才、要素、服务四个向首位产业集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出台《关于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建立高位推动机制,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揽总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人担任链长。
  建立文旅新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打造巴中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作为全省唯一案例上榜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十佳案例榜单,为全国文旅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经验。
  全面贯穿产业培育振兴主线,核心是调结构,改变农业大而不优、工业小且不强、现代服务业弱且不活的局面。
  大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雅拉德荣百亿级优质肉牛全链集群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以南江黄羊和金银花为主的南江现代农业产业园被成功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了我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零”的突破,巴中茶叶在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上榜上有名,成了四川茶产业发展的主体。
  聚焦三大主导产业,纵深推进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成链发展,全力以赴稳定存量提质发展、扩大增量转型发展、做大总量突破发展,力促工业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每年拨付3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并对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强县创建给予奖励,激发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积极性。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疫情多点散发、自身基础弱等因素的强力冲击和影响,是“顺”势躺平,等靠要?还是“逆”势把进度赶上来、把损失追回来?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省委“大战一百天”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巴中正拿出决战的气势、大干的样子,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拼出身先士卒的魄力,市委主要领导既挂帅出征走出去招商,也下沉到企业、项目建设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拼出逆风而上的态势,挖够潜力、想尽招数、用尽政策,不搞花架子、不装样子,不瞻前顾后、犹犹豫豫,工具箱里能用的工具用完、该打的子弹打光。
  千方百计打响旅游品牌,首次举办金色水青冈圆桌会,国内植物学界的相关学者齐聚巴中,倡议组建全球水青冈联盟;国际友人光雾山观光旅游直播,让更多的国外游客体验了来自光雾山旅游区的红叶盛景……
  创新实行“上争支持外抓招引”双月交账会,推进有力、效果最好的单位作经验交流,进度滞后、效果最差的单位作检视发言,破解招商引资的难题。
  拼出破釜沉舟的生机,苦干实干拼命干,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奋力拼搏。企业家四处跑市场找订单,机关干部拼尽全力研究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农民立足时节,该种的种、该收的收。
  在巴中经开区巨星铭创车间内,数百个工人忙着生产订单,“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5月。”公司相关负责人刘飞说,投产不到两个月,公司销售额已经超过3000万元。
  作为“巴中跑团”的一名跑手,刘军日常工作就是和企业打交道,不仅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也会将企业的诉求带给相关部门,协调及时处理。
  恩阳区下八庙镇普济宫村,挖一斤魔芋可以挣1角5分,村民张代国一天可以赚180元……
  征途满满,唯有接续奋斗。
  90年前,通过奋斗,我们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
  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从伟大川陕苏区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沿着先烈足迹前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乘势而上,360万巴山儿女将续写时代荣光,告慰革命先辈,助力老区发展。(转自《巴中日报》2022年12月18日 01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