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加入收藏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江要闻

“小兔子”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作者:李彦明发布时间:2023-05-26 00:00字体【  

近年来,涪阳镇以增加居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富硒兔、“两耳”一菇、巴山肉牛等特色种养殖产业,通过集体领办、引进大户、党员示范和全员参与等方式,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扮靓乡村振兴底色。

近日,记者走进涪阳镇下江口村富硒肉兔养殖场看到,标准化养殖厂房排列整齐、错落有致。兔舍里,一只只肥壮的兔子活蹦乱跳,甚是惹人喜爱。工作人员穿梭在兔笼间,或给兔子喂食,或观察幼兔的生长状况。

据养殖场负责人李正军介绍,目前养殖场内已经育有7组肉兔,每组400余只,共有3000余只母兔和200多只公兔,预计八月份可以出栏第一批商品兔4000余只。

去年以来,下江口村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村“两委”分析本村自然资源优势、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广泛摸排市场行情、多次外出实地考察,决定发展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肉兔养殖产业。

为抓实富硒肉兔产业,该村依托中省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80万元,后又争取到县级匹配资金510万元用于新建肉兔养殖场11220平方米,规范养殖17组,计划养殖母兔6800只,公兔680只,预计年出栏商品富硒肉兔50万只,村集体经济收入约50余万元,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增加群众收入。

“我们采取的模式是‘村集体经济专合社+企业+农户’的模式,我们把收益的50%用作村集体经济,30%用于村级产业发展,2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预计人均增收200余元。”村支部书记张美德说道。

如今,涪阳镇把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富硒肉兔、“两耳”一菇、巴山肉牛等一批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特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真正实现了“发展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目的。

“下一步,我们还会根据市场行情,鼓励其他各村参与,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富硒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肉兔养殖打造成增收致富的产业,让村民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涪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