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来源:通江县人民政府 作者:县委外宣办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9-10-11 10:04 字号: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回荡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
   秋雾轻绕,松柏掩映。9月30日上午,巴中市通江县王坪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当地中小学的学生们来到这里,缅怀先烈,表达哀思。
   面对遍山的烈士墓,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面向墓碑三鞠躬、敬献花篮,并列队到陵园集墓区敬献菊花。
   地处王坪的红军烈士陵园,是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从千秋大道拾阶而上,学生们沿着一处处红色遗址遗迹走过,不时驻足瞻仰英雄墓碑,凭吊先烈。陵园内,17225座无名烈士墓碑静静伫立,墓碑上的红星熠熠生辉。当年通江县有5万人参加红军,4万多人英勇捐躯,而大多数人没能留下姓名。
   在总长102米高5.9米的英烈纪念墙上,黑色的花岗岩上镌刻着7823名红军烈士的名字。墙下,通江县李先念红军小学教师梁浩给学生们讲解:“很多红军战士只有十几岁,他们牺牲的时候,很多人只留下了二娃子、丙娃子这样的乳名。”梁浩说,要让学生们牢记红军精神,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先烈们为了祖国挺身而出,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李先念红军小学学生王森说。
   当天,红军后代、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村民王建刚老人特意来到陵园,给学生们讲述他的守陵故事。王建刚曾是陵园的守陵人,清扫守护红军墓地20余年,“我父亲临终前叮嘱我,一定不能忘记党的恩情,要守护好烈士。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随后,学生们在陵园内开展义务劳动,清扫陵园内的落叶树枝、清除地上杂草、擦洗墓碑。“我们也会像王爷爷一样,守护好这里,同时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做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李先念红军小学学生闫星颖说。
   战火的硝烟已经散去,但红军精神代代相传。近年来,通江县利用寒暑假时间,举办“红色小小讲解员培训”,让学生们当讲解员,通过讲解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诵读红色诗词等,用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灵,厚植家国情怀。

转自《四川日报》10月1日第5版 程聪 本报记者 史晓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