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动擒住稳就业“4 只拦路虎”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真卿 韦维 周芷冰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1-21 13:24 字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就业问题,提出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稳就业、保就业也被反复提及。
  今年四川的就业形势如何?面临哪些挑战?四川的“工具箱”“政策包”里又有哪些应对举措?1月18日,记者专访了省政协委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胡斌。


  记者:怎样看待今年的就业形势?
  胡斌:从2021年到现在,我们在就业问题上可以说遇到了“4只拦路虎”。
  一是随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发展,网络和机器吞噬大量传统就业岗位,原来一条生产线能解决100多个人就业,现在可能只需要1个人了。这是大趋势,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二是疫情严重冲击就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而我们新增就业72%左右依靠现代服务业。三是随着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供需两端出现错位;四是人口老龄化加剧。据统计,2021年四川65岁以上老年人已超14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93%,四川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适龄劳动力逐年减少。
  因为有这4只“拦路虎”,我觉得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总体来说,我们是有信心的,因为还有诸多利好消息。例如,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用人。四川人一直以来是比较勤奋和智慧的,在市场化大趋势下,很多人通过自主创业等形式实现就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完成今年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的目标。
  记者:从人社部门的角度,具体有哪些举措来促进就业、稳定就业、保障就业?
  胡斌:归纳起来有五大行动。
  第一个行动是通过保市场主体保就业。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扶持和促进一些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帮助现代服务业渡过难关。同时,发挥国有企业“稳定器”作用,力争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第二个行动是发展新业态促进就业。例如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带来家政、物流、快递、外卖等灵活就业形态。还有新型基建和新传统基建项目,例如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等项目,也需要大量就地就近灵活用工。
  第三个行动是推动“双创”带动就业。通过提供担保贷款、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鼓励大学生、退役军人走“双创”路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我们为此制定了支持返乡下乡的16条政策。去年,四川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达到95万人,带动就业300多万人。
  第四个行动是精准对接服务就业。主要是通过就业技能培训、转岗职业技能补贴培训等方式提高人才技能素质,适应岗位需要。今年我们会专门针对大学生来做这项工作,设法把就业“最后一米”“最后一公里”打通。“春风行动”也将持续,通过双选、就业导师、线上线下招聘等方式,不断线、不断链、不断时地推进就业服务。另外,我们正在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建立劳动力(人力资源)实名制档案数据库,以实现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
  第五个行动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稳定就业。针对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去年我们有了历史性进步,今年我们还将深入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零欠薪”行动。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外卖小哥等灵活就业人员面临很高的交通事故风险,一旦出事可能整个家庭的顶梁柱就塌了,所以我们将通过开展“工伤预防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我们要完成2500万农民工转移就业目标,其中有220万人来自脱贫地区,必须要保底,这是我们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责任。
  记者:当前四川正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在绿色低碳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人社部门有哪些谋划举措?
  胡斌: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四川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关于人才引进和培育,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推进这项工作。
  一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绿色低碳产业需要高层次人才支撑,我们将着力引进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例如我们正在优化职称评价体系,专门设置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相关的职称,引导激励高层次人才为产业发展服务。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共育共引高层次人才也是川渝两地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例如清洁能源产业,其相关装备制造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我们要打通技能人才到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通道,通俗说,就是让一些工匠大师也能评职称,也可以评教授,打破原来的一些条条框框。我们要帮助更多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基础技能,通过政企联合、校企联合、产教联合等方式共同培育技能人才。


  (来源:《四川日报》2022年1月21日06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