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地基”
三个关键字看四川如何“用地”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米方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1-30 10:56 字号:

  土地是民生之本,也是发展之基。“十四五”开局之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经济发展行稳致远,打好“地基”至关重要。
  2021年以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以下简称“省自然资源厅”)精准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精准保障,为全省经济总量冲上5万亿元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要素保障,展现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担当与作为。 


字为先
土地跟着项目走,精准保障稳经济
  “开工”!2021年12月26日,阿坝州小金县达维镇夹金山脚下,数十台挖掘机、渣土车、推土机蓄势待发,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正式开工,天堑即将变通途。
  开局之年,项目牵引经济发展。夹金山隧道、川藏铁路、白鹤滩水电站、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一个个响亮的重大工程如同压舱石,为全省经济总量冲上5万亿元打下坚实基础。
  保项目就是保发展,促落地就是稳经济。项目落地开工的先决要素是土地保障。以前,部分项目重建设轻用地手续,重大项目未批先建、边报边建问题时有发生,“地基”不稳,反过来又会影响建设进度。
  不给问题留余地,确保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清清爽爽。2021年,省政府围绕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作先后召开两次专题调度会,列出重大项目用地问题清单,建立项目跟踪会商机制;省自然资源厅牵头召开省直部门协调会37次,成立工作专班,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省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用地保障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
  36天!这是我省去年用地报件平均办理时长,相比2020年用时缩短近一半。重大项目用时更短,如国道351线夹金山隧道工程(雅安段),从报件到获省政府批准仅用时6天。
  四川是怎么做到的?全靠“智慧”!2021年6月正式运行的四川省建设用地智能审批和管理系统密集“上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人工,设置智能审批规则200余条,报件必备要件减少到7项,实现了标准公开、流程公开、进度公开、意见公开、结果公开,用地审批提质增效。
  这一年,土地指标配置模式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分类”,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到刀刃上,对不合理项目说“不”,全年核减用地超过7000亩。
  保的是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国家实验室、天府实验室所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应保尽保;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重点保障;一大批国省重点项目用地得到及时有力保障;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点强化用地保障。
  保的是重点区域、重要产业——我省试点将天府新区、中国(绵阳)科技城省级用地审批权委托下放至成都、眉山、绵阳市政府行使,并有序下放成都东部新区等4个省级新区省级用地审批权。这些区域是四川科技创新型产业聚集地,审批权下放至今,受委托市级政府已批复用地9000余亩,审批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


字贯穿
节约集约用地,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紧约束”!这是四川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新常态。
  随着国家耕地保护的日益严格和建设用地总量的减量化,传统用地扩张式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发展需要,省自然资源厅自加压力,戴上土地“紧箍”。全年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处置均超额完成任务。不仅做“减法”,还在存量优化上做“加法”,走出一条改革推动低效用地盘活之路。
  改革第一式,亩均论英雄。自2020年启动以来,“亩均论英雄”导向下的节余集约用地,逐渐成为我省工业企业和开发区的共识。这项改革的核心是“论功行赏”,把资源向优势企业和园区集中,以此倒逼地方提质增效。作为“亩均论英雄”改革最早的探索者,绵阳安州工业园区的亩均产出强度从每亩210万元增加至每亩280万元,已盘活低效闲置用地超过2000亩。截至2021年底,全省142个一类园区评价成果省级技术检查工作已完成,工业基础调查及“亩均论英雄”分析监测和评价系统开发已有初步成果。
  改革第二式,标准地。如果说“亩均论英雄”是一种鲜明的集约用地导向,“标准地”改革就是这一导向的强有力抓手和保障。2021年,我省全面推行“标准地”改革。所谓“标准地”,就是将标准引入到政府的土地供应中,事先规定供应土地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标准,企业来投标就意味着对这些标准的认可承诺,以此引导企业按需拿地、量力而行,有效推动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
  “标准地”的好处还在于,因为将土地变成“标准化”的产品,在供地环节的时间成本将大大降低。如在成都高新区,作为新经济活力区人工智能项目的重要载体,AI创新中心二期项目采用“标准地”供地,从拿地到开工只用了7个工作日,而在以前至少需要3—6个月。
  改革第三式,混合用地。2021年,我省在成都、绵阳、泸州三市稳步开展“混合用地”改革试点,打破现行的“单一用地”管理模式,变为以建筑功能使用需求为主体的“复合用地”管理模式。由于工业用地价格低,而商服用地价格高,混合用地探索将打通二、三产业用地的市场隔阂,有助于降低商服用地价格,从而降低产业升级的成本,并增强用地灵活性。


字打底
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土地利用的红线是保耕地,用地保障的底线是耕地保护。
  保耕地就是保口粮、保生存,保项目就是保经济、保发展。“只有严守耕地红线,守住粮食安全,经济发展才能行稳致远。”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耕地后备资源有限,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耕地面临较大压力。
  越是压力大,越要守得严。2021年,四川耕地保护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在全国率先推出一系列举措,丰富了耕地保护工具箱,让政策更加有的放矢。
  5月,在全国率先对耕地变化情况开展双月动态监测,紧盯“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为违法用地查处整改、加强耕地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6月,在全国率先上线耕地“随手拍”监督平台“天府调查云·耕地保”APP,实现耕地保护从业务向公众、局部向全域、定时向24小时监测监管转变。
  12月,出台全国首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目标考评细则,这是“显微镜”、“放大镜”,更是“警示镜”,进一步压实市(州)党委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责任。
  既有政策工具,也有铁的纪律。2021年,省自然资源厅落实耕地保护“严起来、实起来”要求,坚持依法依规、动真碰硬,坚决遏制、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耕地保护长出硬“牙齿”。
  月清、季核、年度评估……四川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执法月度自主监测,卫星24小时“盯梢”,只要田里动了土,卫星都能一眼“揪”出;凡是违法乱占耕地,必须拆除恢复原样。
  2021年,省政府设立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和专职副总督察,向市(州)全覆盖派驻自然资源督察员30名,督察“利剑出鞘”,及时制止并督促各地整改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问题460余个,织牢“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三早”监管网,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自然资源。
  既守好底线,又保障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自然资源保护交出一份出色成绩单。
  站上新起点,开年即冲刺。2022年,省自然资源厅将踔厉奋发,再谱新篇。


  (来源:《四川日报》2022年1月29日08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