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村落的八年救赎路:把“根”留住
——通江县苟家湾村厚植传统文化调查报告

来源:巴中日报 作者: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杨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2-14 11:55 字号:

  这是一个群山环抱、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有着结构完整的清代古墓群、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成片的古柏林,勤耕苦读、崇德向善的传承,让一代又一代的寒门子弟走出大山。

  这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到县城要三个多小时车程,全村约70%人口长年在外,区位劣势让这里的“空心化”愈演愈烈,与人气逐渐没落的还有世风日下的哀叹。

  山中不知岁月长,奈何人间百年苍。走出大山的子弟们,为了留住记忆中的乡愁、为了家乡的振兴发展,自发地开展了一场“把根留住”的救赎行动。他们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以传统文化为根,推行孝道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开展了一场不停歇的乡村振兴实践行动。

  自2014年起,通江县洪口镇苟家湾村在当地老党员、乡贤、返乡人员等助力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村大力推行传统文化,倡导孝道、友善、促学、拥军等美德,积极参加该村议事和治理。历经8年实践,该村的乡风文明有了质的飞跃,让这个日渐衰亡的古村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苟家湾的“春晚”成小山村新名片

  提及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通江县洪口镇苟家湾村的村民难掩兴奋和骄傲之情。“除夕有祭祖敬老活动,初一有升国旗仪式,初二有篮球邀请赛,还有木瓜栽培培训和祭树活动,特别热闹。”村民苟木兰说,村里的孝道协会还对家里老人进行了慰问,发放了慰问品,她83岁的父亲跟着年轻人打篮球、搞活动,高兴得不得了,79岁的母亲连续参加了几场活动,精神好得很,冷天常犯的哮喘病也没复发。

  苟家湾孝道文化传承协会(下简称“孝道协会”)是该村春节系列活动的组织者,协会会长苟乾鹏介绍:“今年春节期间,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协会组织开展了十个主题活动。升国旗活动是为了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召开团拜会慰问全村70岁以上老人、祭祖体现敬老和孝道;到古柏林开展祭树活动是为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识;写春联、书画展和男子篮球邀请赛是为了丰富村民生活;木瓜栽培培训和召开议事会是为了助力全村产业发展。”

  近8年来,春节期间举办系列活动已成为苟家湾村的惯例。从2018年开始,该村开始举办春节晚会,所有节目由村民自编自演,其后受疫情影响,该村“春晚”再变为系列活动,依然吸引了当地片区、友邻乡镇和临近万源市的人们参观,成为该村的新名片。

  “游子”之痛:记忆中的乡愁正在褪色

  一个偏僻小山村为何要在春节期间举行系列活动?答案出人意料:源于重振苟家湾村传承的需要。

  30多年前担任该村支部书记、73岁的苟乾发说,苟家湾原为自然村,区划调整后由澌波乡变为洪口镇辖区,目前为5个居民小组的行政村,村民以苟姓为主。该村地处偏远,位于通江与万源接壤处,距通江县城约80公里,以前要3小时车程。虽深处大山,但该村自古就有勤耕苦读、崇德向善的传统,古时有翰林,近代有旅居海外的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原先大家以孝敬父母、重视子女教育为荣,后来不知不觉间变味了,大家一门心思钻钱眼,儿女不孝、邻里不和,有几年村里一个小山头成了骂架的专用场地,鸡毛蒜皮的事可以‘诀’半天,一言不合就上访,让政府特别头痛。”

  “看到村里世风日下尤让人痛心。”当过老师又在广东创业多年的苟乾鹏说,在外打拼他常以勤奋朴实自豪,但回家发现昔日热闹的村落变得冷清,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愈加淡薄,人们对时代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记忆中的乡愁变得满是铜臭味,过春节就是吃饭喝酒打牌。平时更冷清,一个150多人的居民小组,走得只剩26人,子不养父、邻里不往来,非常痛心。”苟乾鹏说,痛心于家乡的“褪色”,特别是有回乡发展的打算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和村里的返乡人员、知名人士一提,原来大家深有同感,于是决定开展一场自发的救赎行动。


  自发救赎:“培根”行动厚植传统文化

  “苟家湾变味了,得找出原因在哪里。”苟乾鹏说,大家商讨后认为,问题在于以务工收入为主要经济形态的苟家湾村存在“钱多了、情薄了”,“这个‘情’包括爱党爱国情、亲情、友情、乡情,问题出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根源在于精神文明没跟上物质文明的进步。”

  “病根”找到了,“良药”则是传统文化。2014年9月,在村委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苟乾鹏牵头成立了苟家湾孝道文化传承协会,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切实发挥孝道善德、规范村民行为为宗旨。苟乾鹏担任会长,副会长、执行理事等骨干均由当地老党员、乡贤等担任,当年就吸纳全村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热心村民80余人成为会员。

  架子搭起了,活动怎么开展?全村1000人,有600多人常年在外务工、求学、工作,春节返乡成为最好的时机。2015年春节,协会组织给村里70岁以上老人拜年;2016年春节增加了到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祭扫的活动;2017年开展孝星和健康老人评选,除夕筹办42桌感恩团圆宴,第一道菜就是野菜苞谷糊糊,老党员作《苦尽甘来,不忘党恩》主题报告;2018年开始举办村里的春晚,20多个节目全部由村民自编自演;新冠疫情期间,协会组织会员慰问防控点值守人员。协会还组建了狮舞队、锣鼓队、女子军鼓队、舞蹈队,购置了设备,让每年苟家湾的春节活动特别的声势浩大、更有影响。

  开展活动的费用从哪里来?主要来源于村民自愿筹集。在外工作和务工人员成为捐资主力,还有人拉来企业赞助,邻近村的人也主动捐钱。每年各项活动上万元支出,协会几位“元老”经常贴钱,苟乾鹏就拿出数万元。随着系列活动取得更好效果,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相继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协会成员日常走家串户,宣传孝道文化开展说服教育。2020年,村里修路要占用田地,村委多次协商无果。孝道协会的议事堂成员出面后,开了一次会,然后挨家挨户做工作,几天时间就“摆平”。村民纷纷说:“爹妈教育不好的子女,协会的老爷子们一出面就规规矩矩;村委头痛的事儿,协会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前辈一出马,下面哪个不信服?”

  民风移“候鸟”归 古村落换新颜

  系列活动的开展,犹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一组可供参考的数据是:近几年,200多人的原苟家湾自然村考取大专以上院校4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6人,有退役、现役军人18人。2016年,苟家湾村被评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苟乾鹏被评为通江县十大杰出乡贤;苟家湾村也被评为通江县基层治理示范村。近年来,市、县主要领导先后到苟家湾调研指导工作,各部门也给予苟家湾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曾一气之下处理掉老房子的退休干部苟乾敏,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后,于2016年又赎回了原先不要的老房重新装修,成为全村主动回归的第一人。他主动担任协会顾问,为协会和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我开了个头,现在回家修新房成为潮流,大家都忙着把家搬回来。”

  常年在唐山务工的苟木兰说:“老公作为外村的女婿,得了村里的孝星奖让我很高兴。我们在家里安装了视频监控,每天都和老人视频通话。每年春节回家把公公接到苟家湾娘家住,因为这边更热闹,镇上买的房子一直空着。”

  苟家湾村副主任苟多琼说,“在村委的领导下,孝道协会在厚植传统文化、提振乡风文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协会还通过议事堂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乡贤的影响力,在全村开展木瓜、中药材种植,目前已种植木瓜400余亩并初步投产。”

  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苟杨,每年春节都回家当志愿者,身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他要为村民写上百副春联。他说,看到家乡的可喜变化,他愿意和年轻人们一起向老前辈们看齐,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家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记者手记
  优秀传统文化,让乡愁更浓郁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如何重塑乡风文明、建设好新农村,达到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发展中每个村都会遇到的现实难题。

  在苟家湾,如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风气,让全村的人感到骄傲,让一心发起这场救赎行动的有识之士长舒了一口气。在各种好变化的背后,则是厚植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风文明的助力。

  “每次春节回到家乡,看到优美的环境、良好的风气、充满信心的乡邻,让我由衷感到高兴,我尽心参加这些活动的同时,也感到乡愁的味更浓。”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苟平元认为:“文化是一棵大树的根,失去了文化的支撑,任何枝繁叶茂都是暂时的假象。乡村振兴要可持续的开花结果,就必须以文化为根,用精神文明去引领、助推物质文明的发展,从而达到真正的振兴发展。”

  古人云:“礼失求诸野”。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徐平研究后发现,发展乡村要注重乡村文化保护。乡村可以变,魂不能变,根不能变。苟家湾的过去表明,如果失去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就隔断了游子和家乡的联系,也让振兴发展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苟家湾历经八年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只有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本,文明乡风培育才能取得实效,乡村振兴才大有空间。

  苟家湾有志之士找准“优秀传统文化缺失”这个“病根”,又将孝道协会打造成为厚植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平台,在村委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这场旷日持久的救赎行动,何尝不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和依据?

  情重味更浓。“把根留住”的苟家湾村,乡村文明之风更浓郁。



  (转自《巴中日报》2022年2月14日A1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