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来源:巴中日报 作者:巴中日报全媒体记者苏建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9-30 09:27 字号:

  众所周知,巴中生态资源富集,绿色底蕴厚实。但是,如何把我市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近日,本报记者对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斐进行了专访。

  记者: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李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写进党章和宪法,上升为党和国家意志,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先导,持续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践行这一理念,将在不断推动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进共赢,为我们在新时代营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记者:简要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主要取得的成效?

  李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胸怀生态文明建设“国之大者”,坚定扛牢扛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积极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建立“五污联治、六区联防、八部联动”攻坚机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主动积极对接国省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部署,全面完成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划立治”,“十三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7%,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7%,同比2018年提升0.5个百分点,国省控制断面水质和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土壤和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坚持“生态立市”,统筹谋划、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持续推动“两山”转化、释放生态红利,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恩阳区、南江县、平昌县已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通江县已通过2021年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核查验收,正待审定命名,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平昌县“大力实施‘生态+’战略,助力‘两山’转化”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典型案例予以推广。始终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推动巴中发展的重要路径,充分发挥绿色生态资源富集优势,大力推动四大特色农业、四大新型工业和四大现代服务业,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成为老区振兴发展的骨干产业。

  记者:“十四五”期间,巴中如何进一步推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李斐:拓展“两山”转化路径,提升“两山”转化质效,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务必要明确方向、一以贯之、持续推动。一是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大力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管理运行水平,全面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优化整合生态空间,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厚植绿色生态本底。二是抢抓战略机遇、政策机遇,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咬定“三市两地一枢纽”战略目标,加快实施“生态+”战略,强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深度提炼总结典型经验。三是走深走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生态经济体系,做强生态工业、做优生态农业、做大生态旅游、做实生态新业态,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生态资源向发展效益和竞争优势转变,提升“两山”转化效益。四是培育特色生态文化,打响“巴文化中心、川陕苏区首府、晏阳初故里”三张文化名片,擦亮“山水、洞天、红色、人文、康养”五块金字招牌,深入挖掘红军文化、巴文化等特色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独具巴中特色的生态文化精品,拓宽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向经济资源转化的路径。


  (来源:《巴中日报》2021年9月30日A5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