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05-10 16:19 来源: 县发改局

    《通江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经通江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对外公开。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县委“一县三地”的发展定位,“贯穿一条主线、推进三大跨越、强化五极支撑”的总体思路,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2022年计划预计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0%以内;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0%、6.2%。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年来,重点在以下8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经济态势逐步回暖

稳增长政策见实效。积极承接国家33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和19项接续政策,接续出台《“1+1”主导产业链长制六个一工作方案》《拼经济搞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32项政策措施,全面推动国省市系列稳增长政策落地,积极落实投资促进优惠措施,全年累计减免税费3.1亿元,同比增加10342万元,增幅49.0%

上争支持成效明显。围绕政策、项目、资金争取,实行专班跟”“贴身争,落实分季排位、常委会交账、下滑单位检视等硬措施。争取青峪口水库、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王坪专推、产业园、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87个,争取到位各类资金56.1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个,到位债券资金4.24亿元;获批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基金22.53亿元,同比增长15.48%

对外招引接连突破。聚焦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实行两专一链机制,即驻外专班常年招引、专业机构策划招引、依托产业成链招引。定期召开项目恳谈会、双月见面会,清单制、责任制高效推进各项上争支持事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40余次赴深圳、上海、成都、浙江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促成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四川旅投教育投资、浙江运达风电等180余家意向企业来通考察。开展各类投资促进活动380余次,对接意向企业430余家,引进中科乐美、通友智能工业、祥云生物、恒鑫制造科技、四川基业电气等企业落地项目54个,总投资153亿元,其中开工建设48个、到位资金51.6亿元。

2.项目实施力度空前

项目储备量质并举。系统研究通江资源禀赋、上级政策投向、市场竞争空间,突出产业项目为主、基础项目同步,深度谋划储备项目。谋划确立新能源新材料和通江银耳(食用菌)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努力夯实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项目基础。财政年初预算安排专项业务经费1.5亿元,对项目储备、资金争取、重点项目推进等一次性或按增幅比例予以经费补助,全年新增储备项目520个、总投资94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7%54.4%。其中,“1+3”产业项目128个(全市第一),总投资258.1亿元(全市第二);开工储备项目340个,总投资645.8亿元,转化率65.4%

项目建设全速加快。完善项目快速推进机制,实施百日冲刺行动,定期晾晒通报成绩。组织实施省、市、县级重点项目140个,完成年度投资257.3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4个、市级重点项目30个、县级重点项目106个。诺水大道、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第一批交通专项等2个项目入列省级红榜S204线山花顶隧道及引道、浙川东西协作产业园、1000万只肉兔屠宰及精深加工、生态桑蚕茧丝基地及加工厂、老旧小区改造等9个项目入列市级红榜,一、三季度获投资运行红榜单位,三、四季度获市重项目推进红榜单位

3.产业体系加快成型

文旅康养产业做大做强。依托红、绿资源,持续提升诺水溶洞、空山天盆、唱歌石林等精品景区,加快提升旅游业态。川陕革命根据地王坪烈士陵园整体提升、高明湖江花月夜夜间经济带、南教城森林康养中心等重大文旅项目加快建设。大力实施旅游服务提质行动,累计建成13个游客服务中心、103座旅游厕所、8个特色旅游驿站、7家中高端酒店、417家宾馆民宿,旅游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成功承办全市文旅康养发展暨消费促进大会、四川诺水河国际溶洞节、度假胜地·红色通江文旅推介、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重大文旅活动。通江入选2022年中国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同时作为唯一名县代表,在全省文旅发展大会上交流发言。

山地高效农业量质双优。大力发展以空山牛、青峪猪、通江银耳、茶叶为主的“2+2”种养业优势大品种,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全年粮食播面和产量均实现双增长,完成粮食播面124.4万亩,总产量稳定在46.2万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4.69万亩,整治撂荒地3.23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6.48万亩,出栏肉牛5.6万头,出栏生猪80.2万头,接种食用菌3.8亿袋,投产茶园7.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8万亩加快推进优质粮油+青峪猪现代农业产业园、山地高效茶旅融合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在全市2023年小春生产现场会中,园区建设得到市政府领导高度赞许。青峪猪肉、裕德源牌通江银耳、罗村茶三个农产品品牌入选“2022年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诺水河牌菜籽油入选四川好粮油名录。嘉投资、巴山牧业、康源油脂等11家本土企业获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现代新型工业突破发展。树牢工业业定乾坤理念,一区三园加快建设中科森蓝年产4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电子器件及材料产业、通能电气等项目开工建设;浙川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银耳全产业链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1000万只肉兔屠宰及精深加工、家诚阀门、佳韵电子等项目建成投产。落实规上工业企业县级领导挂联和企业专员联系帮扶制度,有力推动企业及时复工复产。新培育固基建材、华牧巴山牛、爱吃兔规上工业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壁州酒业等小微企业20家;巴山渝味火锅底料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巴山牧业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并荣获四川优秀院士工作站发展成果,罗村绿茶被十一届茶博会评为最具影响力茶叶单品;爱吃兔被创新中国品牌论坛评为“2022年产业创新品牌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8亿元、技改投资10.5亿元。

服务产业持续稳步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一系列促消费升级政策措施,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出台《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上海麦金地、侨都华联购物中心、智慧农超等项目落户通江,新增市场主体2667、规上服务业企业9家、限上商贸企业10家。大力推进农村电商与消费协作,开展电商培训2场、双书记村播助农523场,京东通江特产馆上线营运,全年完成电商交易11.4亿元;建成标准化菜店4家;组织14家企业参加西洽会”“广交会”“东盟博览会”“四川优质产品杭州行等市场拓展活动,完成现场销售订单1800余万元。成功获选四川2022年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并获得专项激励资金1003.75万元。

4.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交通网络格局全面改善。镇广高速南北段开工建设,诺水大道县城至涪阳段形成通车能力,涪阳隧道、板桥一号隧道左洞全面贯通;省道204线山花顶隧道累计进尺1200米;S203长胜至唱歌段改建、沙溪至胜利道路、S302涪北路、铁佛镇黄嘴头渡口改公路桥等工程快速推进;王坪交通专推项目即将完工;开工建设美丽乡村路75公里,改造农村道路300公里,建成铁索桥改公路桥2座,实施农村道路安防工程398公里,累计完成交通项目投资43.2亿元;G347通江县诺江镇(新华大桥)至巴州区青江镇(奇章)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S517瓦室南教城至兴隆段等11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成功入选全省交通强县第一批试点县。

水利工程项目加快建设。青峪口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完成招标即将全面开工,工程序时进度两次被省水利厅红榜通报表扬,有序推动青峪口抽水蓄能项目调规入规;湾潭河、二郎庙水库枢纽工程全面完工;方田坝水库顺利通过蓄水验收;启动泥溪水库、案家沟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小通江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加速推进;小通江河防洪治理工程(二期)、毛浴、胜利、永安堤防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完成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107座、养护小型水库42处;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完成诺水河等6个场镇供水管网改造和27个乡镇供水工程移交。创新网格+防灾减灾工作模式,全县划分网格561个、单元格7709个、信息员7709名,成功应对今年“6.26”“8.29”等多轮强降雨。

能源信息保障更加稳固。紧扣加快建设川渝重要清洁能源转化基地总体目标,推进风光储一体化开发和源网荷储协调建设。全力推进马1-10井、马2-5井钻探等能源项目;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就地转化取得重大进展,两个优先满足、一个天然气开户特殊政策正式落地,日产气量提升至50万立方米以上,并以井口价获得首批留存气,华能巴中燃机工程项目正加快备案;有序开展13个测风塔测风,9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已向省发改委申请测风。10kV文王线、10kV文沙线等16个农网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快速推进110千伏高压线迁改等电力项目,全面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年投资3300万元,建设5G通信基站110座,初步覆盖县城区、王坪景区、空山旅游区、诺水河旅游区及31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人口密集区;完成1个县级平台、33个乡镇和324个行政村、324个终端点位的应急广播建设;建成集中公用充电站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95个,新增新能源汽车85辆。

5.城乡建设融合发展

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住房保障等攻坚行动,储备项目127834.46亿元。新开工第四代房地产项目3个,快速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乡村振兴人才孵化基地、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项目,完工投用环城南路、南寺沟广场、民胜方舱隔离点及储备点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87982户受益2.4万余人,加装电梯55座;实施绿色建筑达29.1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99%,预计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0.5亿元;调配资金1000万,解决宏霞国际三期、凯旋帝景、泊景湾、诺水云天等楼盘历史遗留问题;县城新增生态停车场3个,公共绿地5000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全面实施“1+34”方案,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整优化305个帮扶单位13156名帮扶干部全覆盖帮扶脱贫户,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兰溪市、四川内江市、省国安厅等单位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派驻帮扶干部8人,帮扶我县行政村6个,帮扶质效不断提升。统筹各类资金7.5亿元,实施乡村建设项目415个,统筹推动农村道路、饮水、治污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完成70个村22259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建设任务,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8%,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0%以上;完成13个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示范点建设,县城社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75%以上,乡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55%以上。高质量通过年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三方评估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广纳镇入选“2022年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镇拟命名名单;杨柏太平场等3个村创建为省级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完成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第二阶段工作和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建设任务,形成市级推广经验2篇,《通江县创新三社融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产业振兴》案例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回头看工作,清理登记集体资产90.24亿元;在全市率先成立通江县村级财务审核记账中心、建成首家县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建成省级社工站3个、服务覆盖62个村(社区),服务居民近20万人次;扎实开展省级第三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68人、新型职业农民63人;推进10个村开展三社融合,新培育农民合作社13家、家庭农场72家,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家庭农场联盟。

6.生态底色持续彰显

保护机制日趋完善。坚定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逗硬落实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始终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发展生命线,深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全覆盖推进环境风险评估,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正面两张清单,落实生态护林员1757名。严格执行环境执法制度、重点环境问题挂牌督办制度,规范化建设基层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全力护航生态环境保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健全完善通江县“1+N”政策体系,全力协助市级部门开展GEP核算工作,摸清生态家底;全年谋划双碳项目66个,总投资142.2亿元,大生态、大环保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生态修复成效显现。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较上年提高0.25%、达到66%。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在全省128个非重点县中同期排名从83位上升到63位,在川东北34个县中排名第6位;国考断面纳溪口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类水质标准,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荣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等字号旅游品牌24个。

防治能力稳步增强。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二轮央督移交我县的34个信访件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7.3%,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6%。高效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查处非法捕捞案件2434人;加快推进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营造林4.5万亩、新增森林面积0.1万亩,矿山迹地、林地创面、灾损区域等植被恢复230余亩,新增城乡绿化面积23万余平方米;持续推进全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首批林长制创新试点县、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成果巩固。

7.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实施细则》,网上办占比实现99.13%、马上办占比实现75.67%、时限缩短90.53%、材料减免率26.25%,积极推动红色代办服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整体提速70%。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整合21家国有企业,组建国投、城投、产投三大集团和青峪口水库公司,优化国有资本投资方式,推进企业混改5家,国企经济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全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全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214.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净利润达0.3亿元,上缴税费0.41亿元;企业负债率从53.57%下降至49.32%

人才汇聚高地持续铸就。创新实施人才四百工程,分类建立诺水英才库,引进储备450名党政领导后备人才、党政领域专业人才、教育卫生专业人才,深入推进双向互派”“三线蹲苗计划,选派126名干部到内江、兰溪等地挂职锻炼,27名选调生到村任职,85名青年干部到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加钢淬火,人才流失率下降39.2%。人才公寓正式启用。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获批省级科普基地1家、市级院士工作站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6.7亿元。争取到位科技项目资金500余万元。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2人,转化科技成果10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9320万元。科技特派团开展现场技术服务200余场次,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完成产业技术咨询3900余条。累计实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个、国家有效发明专利13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7个、市名牌产品1个。培育有效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13件,有效外观专利245件,转化运用发明专利3个,帮助民营企业通过股权出质、动产抵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融资10亿余元。通江银耳荣登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单,通江县有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融合互动案例入选国家2022年度有机产品认证优良实践案例;通江县再度入列全国科普示范县。

8.民生福祉保障有力

民生保障更加充足。坚定民生至上理念,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保持70%以上,农贸市场、农村电网、安全饮水等10项县自选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644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脱贫人口转移就业4.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56万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0%99.09%四类人员医保参保率达100%。保障城乡低保3514676348人,发放低保保障资金13563.32万元、特困供养资金1718.99万元、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费273万元、残疾人补贴1912.04万元、困难人群临时救助资金491万元,社会保障面进一步扩大。深入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建成村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点131个,实现返乡下乡创业299人,创办经济实体100个,带动就近就业1900余人。成功获评全省返乡入乡创业示范县。

社会事业更加完善。大力实施教育四质工程,深入推进双减工作,重本上线466人,实现“12;通江中学高明校区、涪阳小学及附属幼儿园、诺水河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新建等9个教育基建项目如期竣工,新增学位7500个;精准兑现教育惠民资金5098.87万元惠及学生8.19万人次,适龄儿童少年100%入学。通江县入选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国家级试点县。至诚、涪阳镇等5个全民健身场地补短板工程竣工投用,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平方米。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建成规范化妇女保健门诊16个、儿童保健门诊18个、AAA级预防接种门诊15个,12家助产机构均创建为国家爱婴医院;建成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2个、医疗急救站12个、普惠性托位240个;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09.73万剂次,全程接种覆盖率达93.6%,先后选派15支医疗专家组赴成都、上海、重庆等地协助抗疫,共开展全员核酸检测19轮次,累计检测630万人次。加强公办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实施无障碍改造8个、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85户;新增养老服务机构3家,新改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7个。

治理成效更加明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精准聚焦2个专题、12个专项,完成省、市、县督查反馈的581个安全隐患和问题的整改任务。积极推动构建体系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累计召开群众会500余场次,办结民生诉求1.1万余条,信访总量下降24.8%,调解矛盾纠纷853件,成功率达95.7%,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持续加强。通江网格化管理经验被中国改革报、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雪亮工程实现村村通,建成前端监控点位3154个,慧眼工程走入寻常农户家累计安装监控3万余个。构建“345678”城区大巡防体系,街面六类可防性案件总量环比下降39%,在至诚镇、沙溪镇试点警保联治改革,试点辖区治安案事件环比下降92.7%、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53%,城乡防控水平实现双提升,刑事案件发案量、治安案件受理量实现双下降。同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地方志、档案、气象、防震减灾、人防、工会、工商联、妇联、共青团、残联、科协、老龄、慈善、红十字会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果,中央、省、市驻通单位助力通江发展作用更加彰显。

总的看,2022年全县经济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主要指标增速处在合理区间,GDP、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节能减排等指标运行情况符合年度预期目标,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预期,在各级各部门和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下,基本实现了经济保持合理增速的预期目标,但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基础弱、底子薄、体量小,工业化程度低,长期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未根本解决,特别是三季度第二产业下滑较大(其中工业占比只有10.4%),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负243.8%,较去年还下降3.8个百分点,导致整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二是实体经济发展仍较困难,受疫情、要素成本上升等影响,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部分服务业经营困难,规上小微企业、住宿、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受较大冲击。三是资源转化利用仍需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经济效益差,文旅康养、特色农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资源转化利用效果不够,导致经济发展动能欠缺。四是好项目接续不足影响投资增长,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制约日益凸显,部分重大项目推进缓慢,项目支撑不足,缺乏有影响力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尤其是制造业龙头项目,保持投资增长难度加大。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稳、防、拼、创四字策略,紧扣一县三地发展定位,贯穿一条主线、推进三大跨越、强化五极支撑,专注聚焦发展、改善民生、守住底线三件大事,扭住新能源新材料、山地高效特色农业”“1+1”产业布局新定位,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培育振兴特别是发展实体经济上,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江开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预期目标。按照总体要求,本着尊重经济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综合分析我县的经济走势和发展态势,统筹考虑全县的发展潜力提出202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0%;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

坚定落实经济政策措施。聚焦中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国省产业结构政策区域特殊政策等重点方向,组建专班,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衔接,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对我县的支持,争取到位项目补助资金25亿元以上。充分发挥川陕苏区核心区县城优势,积极加大争取省委拟出台支持革命老区、脱贫地区、盆周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力争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投融资、优势产业发展等领域试点示范,推动经济总体平稳增长。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定项目为王理念,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推动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建设质量有效提升。精准对接国省利好政策,紧盯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重大基础设施补短等关键环节,力争全年新储备项目500个以上,总投资700亿元以上;力争开工储备项目350个,总投资400亿元,转化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严格落实“1+N”项目推进机制,逗硬评定红黑榜”“蜗牛项目,全年计划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199个,总投资1289.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9.9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22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市级重点项目39个,总投资277.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93.4亿元;县级重点项目155个,总投资783.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61.5亿元。以热火朝天、大干快干的劲头推进项目建设,力争一批重点项目入列省、市红榜,以大项目带动大建设推动大发展。

持续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加强运行监测,坚持月研判、季分析、周调度,及时响应,提前解决开展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加强运行调度,细化分解年度主要目标任务,点穴式把差距落实到具体指标上、具体企业上、具体项目上,加快推动对标补短。加强协调服务,做好能源、原材料调节,做好粮食、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市场物价监测,守好群众米袋子”“菜篮子,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二)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外快内畅的交通体系。立足大交通东出北上和农村公路普惠高效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交通强县战略,稳步推进通开高速、南万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成巴安高铁过境通江;加快建设诺水大道诺水河涪阳段、S204山花顶隧道、S302涪北路、沙胜路、S408崩镇路等5个国省干线公路;新开工S203唱歌镇至麻石镇(平昌界)段、S203长岭至唱歌段、S203洪口至长岭等改建工程和国省县道桥梁安全防护提升等重点项目;全力推动9座铁索桥建设、2023年安防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质量监督;新改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4个。持续推进四川省首批交通强县试点县工作,积极维护全县490.5公里、172座国省干线公路及桥梁的管养,加快推进市场化养护工作落实落地。加大优化公交线网、站点布局,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乡村客运金通工程,进一步夯实交通基层基础。

建设安全可靠的水利体系。开工并加快建设青峪口水库大坝主体工程、金溪河水库、小通江河防洪治理工程二期、二郎庙水库干渠二期和毛浴、永安、胜利乡等堤防工程;加快湾潭河水库渠系工程、仓库湾水库、小通江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续建项目;加快推进泥溪水库、案家沟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96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蓄水验收。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落实农村水费收缴制度,促进安全饮水工程良性运行。

建设保障有力的通信体系。进一步推进信息网络共建共享,加大全县杆线迁改力度,对多头重复建设的线路、杆路、基站逐步进行整合和共享,建设通信基站200座,完成县城区、AAA级风景区、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主要交通要道的5G建设试点目标。

(三)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推进工业资源优势向新型工业产业优势转化。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强县”战略,瞄准高端产业,突破发展绿色新型工业,重点深耕天然气、石灰石产业链条,加快推进风能、光伏资源勘测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配套网络建设,新建充电站2个、充电桩180个;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微纳复合软磁材料生产、中科森蓝年产4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等重点项目;集中精力争创以天然气精细化工为主攻方向的化工园区。积极推动通江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就地转化利用特殊政策落地,推动华能巴中燃机工程项目及时开工,协调服务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快马45井等项目建设。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力争完成工业投资不低于12亿元、技改投资10亿元,力争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9亿元、增长8.0%,新培育规上企业3家。

推进绿色资源优势向特色农业产业优势转化。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扛牢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以上、产量突破47万吨;继续打好生猪稳产保供攻坚战,力争年出栏巴山牛6万头,生猪75万头以上,肉兔400万只。持续巩固发展“2+2种养业优势大品种,精准对焦创建政策,对标补短,全面建成优质粮油+青峪猪现代农业园区,并积极创建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力打造银耳100亿级产业集群,力争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园、山地高效茶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成省五星级园区。持续巩固提升青峪猪、优质粮油、杜仲、蓝莓等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质量,培育巴山肉牛、蚕桑、枳壳等产业园区为市级园区,不断做实基地,做强链条,做优品牌,做活市场,力争农业总产值增60%以上。

推进文旅资源优势向文旅康养产业优势转化。贯彻落实《巴中等六市共建革命老区红色文旅走廊先行区协议》战略部署,以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持续巩固天府旅游名县成果,大力推进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及周边环境整体提升、南教城森林康养中心、王坪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高明湖通江花月夜项目竣工开园;持续提升红色”“银耳”IP的知名度与认可度,推进以红色文化和银耳文化为代表的各类非遗项目进重点景区、酒店、民宿、餐饮、文创,不断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服务水平,培育商养学闲情奇消费热点,提质升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2个,加大企业培育,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家、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进出口额亿元以上外贸企业2家,力争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5亿元。支持各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等各类社会团体开展消费帮扶,持续举办通江银耳、溶洞节、王坪红色论坛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会活动,推出一批通江旅游爆款和网红打卡景点。力争全年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较上年增长4.59%

(四)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全力推进乡村加速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务实帮扶、动态清零,有效防止规模返贫。用好用活用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持续深化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兰溪市、四川内江市和省内对口协作、定点帮扶,在机制创新、开放合作上总结先进经验,力争在全国进行推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的村14个以上,超50万元的村2个以上。力争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重点帮扶优秀村5个。

全力推进特色县城建设。大力实施城市西进战略,强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做好更新项目的识别、生成和分类工作,新开工城市污水处理厂(3期)、县老司法局等18个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继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持续推进问题楼盘化解,全力推动存量问题楼盘清零;同步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普查申报认定工作,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延续城市文脉、红色血脉,打造红军城文化符号。加快出城道路、城市管网、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景观微提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不断增强城市路网密度,加快推进提升老城整体服务功能和新区承载能力。

统筹推进美丽村镇建设。着力推进城乡深度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巩固诺水河、铁佛、广纳国家级重点镇和沙溪镇省级百强中心镇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广纳、火炬等32个乡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区域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场镇功能。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方式,场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覆盖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覆盖率达90%,完善乡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场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

(五)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坚战。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对已整改销号的环保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不反弹回潮,定期调度未整改销号问题,确保序时推进按时高质销号。常态开展垃圾和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施工场地管控、道路扬尘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持续巩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成果,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6%以上。全县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常年稳定达到地表水类及以上标准,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加快推动绿色健康发展。加快通江县双碳“1+N”体系建设,进一步摸清生态产品底数,开展通江生态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初步核算,提前谋划通江县GEP成果运用,完成市县联合“两山”公司组建并运营,进一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和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开发,大力开展双碳”“六进行动,培育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方式。

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严格执行禁止和限制发展行业、生产工艺、产业目录以及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完成年度总量减排任务。加快推进春在湖综合治理项目,扎实做好县生物物种保护及生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前期。推进天然林资源全面保护和重点公益林管护,实行占用林地总量控制,完成营造林0.1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6.25%以上。

(六)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积极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相聚云端、扫码就业智慧平台宣传推广力度,多渠道促进劳动者就业。积极做好脱贫劳动力、监测户劳动力、外出返乡劳动力等人员公益性岗位安置和使用监督。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和对口帮扶,抓好专项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继续推行培训+”模式,为职业技能培训提档升级。持续建好标准化、规范化的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全面优化就业创业服务。积极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疫情冲击较大的重点企业、中小微企业等支持力度,兑现援企稳岗、吸纳就业奖补等政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稳岗增员。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万人次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

切实加强民生保障。高质量完成省、市下达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和县自选10件民生实事。强化兜底保障,继续实施全民参保”“全员参保计划,加大对电商、灵活就业、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的工作力度和社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力度,强力做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衔接工作,确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加大大病保险倾斜支持力度,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实行降低起付线50%、支付比例提高5%。强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建成0—3岁儿童托育床位550张,加快光荣院提质改造和失能老人养护院项目建成投运,建成麻石、洪口2处农村公益性墓地。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入推进五项管理”“双减”“四质工程。建成投用县实验中学运动场改扩建、新场小学新建教学综合楼、火炬小学教学综合楼、第七小学生宿舍等项目;启动通江县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高质量完成撤销25个教学点8所幼儿园,调整11所中心小学为教学点,调整1所九义校为小学,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360个、义务教育学位1400。加快推进健康通江战略。持续抓好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全民免疫能力;启动洪口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新开工瓦室卫生院、永安卫生院综合楼等项目建设;推进县妇幼保健院大部制改革,建成残疾儿童救治中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艾滋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老年病、慢性病管理救治能力,建设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3个。

(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放管服水平,推动落实一网通办服务,持续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坚定落实服务企业秘书制度和领导挂联帮扶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制度,营造亲商、爱商、助商的良好氛围。大力实施纾困解难政策落地问效行动和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制定激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新增市场主体2500以上,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到60%以上。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做好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创新完善信用监管和运用。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积极争创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聚焦通江银耳、青峪猪、巴山牛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培育一批特色创新产品,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提升科技服务效能,建设一批协同创新示范基地。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0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以上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紧紧围绕市委“1+3”和县委“1+1”产业定位,锚定龙头坐标,开展三类500敲门行动和驻点小分队驻地验靶行动,精准对接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积极做好各类博览会、展销会活动,力争全年签约落地招商项目40个,到位资金55亿元。健全县级领导挂联重点招商项目、重大产业项目会商、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招商引资奖惩、政策兑现联合审查等工作机制。搭建政企交流互动平台,充分发挥商会和协会的桥梁平台作用,积极动员商带信息、带资金、带人才、带技术、带订单回乡创业,形成信息回归、资金回流、技术回传、人才回乡、项目回投、总部回迁的良好局面。

(八)加强重大风险防范化解

守住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底线。坚决贯彻《新修定安全生产法》,建立健全秦巴综合应急救援(通江)指挥中心、乡镇(街道)救援中队、村(社区)救援站三级救援机构,编织三级应急救援防护网,推进区域性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乡镇(街道)应急队和村(社区)应急分队一主两辅建设,着力形成县域“1小时和乡镇半小时应急救援响应网。推进各重点行业领域购买安责险,确保全县安责险执行率、覆盖范围达到省市规定标准。落实最严防火令,健全群防群治保障机制,完善科学扑救火方案,确保不发生重大人为森林火灾、不发生重大人员伤亡。

守住社会综合治理安全底线。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持续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巩固扫黑除恶成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有事来协商·巴事好商量主题实践活动,推进群众服务走深走实;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持续治理大操大办。持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切实筑牢社会和谐稳定安全网”“防护墙

守住债务风险管控底线。树牢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防范为主、打早打小、综合治理、稳妥处置原则,持续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妥善处置化解存量债务,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确保不出现违约事件和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健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责任政策体系,协同联动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

各位代表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县人大决议和审查意见,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加快建设一县三地社会主义现代化通江不懈奋斗!


 

1.三地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川陕苏区精神传承高地、秦巴山区生态价值转化先行地川东北经济区后发赶超示范地。

2.“1+1”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山地高效特色农业。

3.2+2种养业优势大品种:种植业优势大品种:通江银耳(食用菌)、茶叶,养殖业优势大品种:青峪猪、巴山肉牛(空山牛)。

4.实行两专一链机制即驻外专班常年招引、专业机构策划招引、依托产业成链招引。

5.专精特新: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

6.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7.四质工程:品质塑潜质赋能、体质强身、慧质筑基。

8.田长制:为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而建立的以村(社区)为单位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9.三社融合:指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分别利用生产管理、市场渠道、金融支撑等优势融合发展,其核心是以产权为纽带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以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来推动涉农资源优化配置,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10.红色代办:属基层治理体系范畴,组织以村社干部、社区网格员为主的服务人员,帮助居民、村办理一些相关便民服务事项。

11.厕所革命是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厕所进行改造的一项举措。

12.放管服:是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3.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4.慧眼工程:引导广大农村群众、街道居民依托宽带网络在房前屋后、家庭农场、产业基地等生产生活区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并鼓励将公共视频监控资源接入各级综治中心和辖区派出所,实现实时调度应用,消除农村、街道视频监控盲点,织密农村、街道治安防控网络。

15.GEPGDP相对应,是衡量生态良好的统计与核算体系。通过计算森林、荒漠、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农田、牧场、水产养殖场等人工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来衡量和展示生态系统状况。

16.金通工程:以统一乡村客运标识、招呼站(牌)、车辆外观、从业人员标识为抓手,分类建立班线为主、公交为补充、预约响应兜底的乡村客运基本服务体系。

17.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8.一老一小:是指养老服务和婴幼儿照护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