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3号提案答复的函

通文广旅函〔2023〕24号

2023-07-06 11:39 来源: 通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蒲忠皎委员:

您提出的《挖掘弘扬十六字训词精神·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构建通江红绿现代全域旅游发展体系的建议》(第23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我们抢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机遇,紧扣“一县三地、红色通江”发展定位,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不断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投入力度,不断盘活红色资源价值,全县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统筹推进弘扬我县红色文化体系

(一)深化交流合作,量身开发宣教课程。一是整合宣传部、党史办、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力量,邀请熟悉川陕苏区历史的党史专家,深挖红色资源和红军文物背后的故事,为卫生系统打造“张琴秋在总医院”;为银行系统打造“红军管家郑义斋”;为妇联系统打造“妇女独立营”;为党政系统打造“两张党证”;为新闻宣传系统打造“巴山丰碑—石头上的史诗”。二是围绕川陕革命根据地王坪烈士陵园,在陵园核心墓区开展守陵人讲红军故事访谈;在散墓区开发红色诵读课程;在英烈墙开发唱红歌激情课程。三是组织川陕革命根据地王坪烈士陵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空山战役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川陕苏区纪念馆联合开展《川陕记忆——革命理想高于天》展览,深化川内红色纪念馆馆际交流合作,共同打造一批具有省内外影响力的红色文化交流平台。

(二)创新传承方式,扩大红色文化影响。一是培养小小讲解员宣教党史。面向全国招募8—13岁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为小小讲解员,聘请专业培训团队,围绕语言表达、讲解技巧、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化等开展讲解培训,小小讲解员利用假日自愿到纪念馆以分组的形式上岗,为前来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义务讲解,定期以讲座、展览等形式走进校园、社区、机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既增长自身红色知识,又向身边人宣传红色文化。二是组织校外辅导员言传身教。聘请特殊的校外红军后人、烈士守陵人等为校外辅导员,定期组织校外辅导员上专题课,通过言传身教将红军在通江浴血奋战的革命故事和通江籍将军成长故事带进校园,让广大学生身临其境。精心编排印制《红军故事青少年卡通读本》,免费向全县中小学生发放。三是做好红色文化与宣传报道对接。我们积极对接邀请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主流媒体深入通江实地,围绕通江红色文化内容报道通江发展举措和成效,对外推送一批反映我县对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新闻专稿,让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积极邀请市外主流媒体前来采风,在高速公路、入城道路,设立户外大型红色文化公益广告,提升我县红色文化在省内外知名度。

(三)汇集各方力量,增强联动宣传效应。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党史云课堂,将红军革命遗址遗迹、微党课、红军故事等以网络直播的形式“送出去”,截至目前,已为西南石油大学4万余名师生直播授课。二是在广泛征求市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网友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市委常委会最终确定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成为新时代巴中城市精神。三是我们正在会同宣传、党史等部门向上级相关部门沟通汇报,力争早日将十六字训词纳入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二、多维度系统深挖推介红色文化内涵

(一)详实整理史料,厘清历史经纬。2006年以来,市县党史相关部门成立专班,先后采访仍然健在的40余名在蓉、在巴老红军和12名在京工作生活的红四方面军将帅,整理完善200余位流落红军、红军西路军、返乡红军口述史料,编撰出版《川陕革命根据地简史》《川陕忠魂》《通江苏维埃志》等专著200余套(本),详细记载巴中儿女在革命战争年代一心一意跟党走的坚定信念,“砍了脑袋算个啥,老子死了还有娃”的无畏勇气,及“宁死不做墙头草,愿做松柏万古留”的高尚节操。

(二)精心谋划形式,拓宽受众范围。一是创编《活着》《我的两万个兄弟》《巴山红军魂》《望红台》等大型舞台剧,用艺术魅力提升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定期举办“川陕革命根据地与红军长征研讨会”等全国性研讨会,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的时代特点和语言风格研究文集》等研究成果20余部,用专著成果展示红色文化。三是承办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通江篇》、大型红色纪录片《镌刻在石碑上的历史记忆》现场拍摄开机仪式及座谈会,四川省“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红色旅游年启动仪式,扩大了我县红色文化的受众面。

(三)举办系列活动,丰富文化内涵。一是持续举办“革命故事宣讲暨红四方面军女红军展览”“红色知识有奖竞答”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二是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红旅融合发展,与陕西、重庆以及省内广安、南充、广元等地红色景区联合打造“红岩精神、伟人故里、川陕苏区”“不忘初心·川陕老区行”“川陕苏区首府红色之旅”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资源相融互促,带动更多红色资源“活起来”。三是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四进活动,承办“红色精神走进新时代”全国图片巡展活动,与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20余家单位开展联展、共建活动,集中宣传和展示通江厚重的红色文化。

三、全方位做好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一)强化顶层设计,注重抢救保护。一是落实规划机制。县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文旅、退役军人、自规、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红色资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纳入通江县“十四五”规划及国土空间规划,把红色资源保护项目的审批、立项等工作列入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建立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党史、文旅、档案等部门参与的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联席会议机制和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指导、认定等工作。三是开展普查认定。组织党史、退役军人、文旅、文物等部门,对全县红色资源进行调查梳理,摸清保护、保存、利用等基础情况,建立红色资源名录和数据库,为合理展示利用奠定了基础。四是强化项目保护。我县被纳入《四川省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保护利用规划》范畴,全县划定并公布78处革命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第六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科学记录档案,成功争取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旧址维修保护、通江革命石刻标语群文物保护规划等9个革命文物保护项目立项批复;现已实施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纪念设施修缮等项目,全县红色资源保存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再次展现了川陕苏区历史风貌;投资2.59亿元、占地面积1800亩、共计修缮项目11个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完成提升工作,陵园整体功能完善、庄重肃穆、安静整洁。

(二)文旅深度融合,活化红色史实。一是精准修缮再现历史。以精心管理、精细修缮、还原历史为目标,先后完成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空山战役指挥部等24个旧址修缮项目,再现革命文物历史风貌和革命史实场景。二是主题展陈分类呈现。依托革命旧址、战斗遗址,开办7个纪念馆、打造16个村史陈列室,举办“巴山烽火”“川陕壮歌”等主题陈列28个,全方位展现苏区历史和军民深情。展陈面积2700多平方米的川陕苏区纪念馆免费开放,“红旗漫卷大巴山”主题陈列获评全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三是串珠成链擦亮品牌。坚持以交通为骨架,将红色景点、旅游景区联结起来,打造全国首条红色主题高速,建成8个A级旅游景区,主推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2个景区获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三)赓续红色血脉,接续奋斗前行。一是汲取红色养分,发扬红军精神。汲取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精神,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精神,依托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等众多革命遗址遗迹,拜谒先烈、赓续血脉,全力守护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二是实施研学项目,打造红色精品。为进一步提升红色通江的品牌影响力,有效整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文化内涵,开展红色文创产品、红色餐饮、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县人民政府与四川省能投文化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围绕“红军文化”规划实战模拟区、丛林穿越区、星空营地区、田园体验区等18个功能分区的“川陕苏区王坪综合实践教育营地项目”,旨在让王坪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知名景区,助推通江成为“全国红色研学首选地、地理研学优选地、川渝研学目的地”。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凝聚社会合力。开展“红色血脉—寻找革命烈士后人”公益活动,累计帮助40多名先烈与亲人“隔空相聚”,吴展烈士后人寻亲故事《跨越时空的相见》在中央电视台滚动播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川陕记忆·英烈忠魂》等主题展览在60多个城市巡展,取得良好反响。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法院等系统将苏区造币厂、税务总局、革命法庭等旧址作为全系统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铆足干劲,聚全县之势、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推动“一县三地·红色通江”建设迈上新台阶。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文化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文广旅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恳请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建议。

此函

 

通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3年7月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