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长辈们的金融防骗指南

2021-04-14 20:01 来源: 巴中日报

    以案说险——保健诈骗

  20178月,周阿姨在回家路上被几名特别热心的女孩子邀请参加某公司的健康讲座,还能免费领礼品。于是带着占小便宜的心思跟去了。讲座在某著名教授的带领下推介了该公司的高科技保健品投资项目,承诺投资保本付息,年收益15%,按月分红,每年还能获得一定数量的保健品,于是心动的周阿姨拿出了20万元积蓄购买股权,头三个月周阿姨还能领到分红收益,可第4个月就迟迟没有收到,电话也打不通。周阿姨察觉不对劲后赶去该公司质问,谁知已人去楼空,至此才彻底明白,原来她上当了。

  欺诈手法解析

  保健品诈骗种类模式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大体上有三大套路为支撑。分别是:免费赠礼作饵、健康专场洗脑、亲情营销维系。免费赠礼作饵是保健品销售连环计的开端。不少保健品销售会利用老年人节约的特点,用鸡蛋、挂面等价格低廉的免费礼物吸引老年人,为老年人组织活动,以此搜集他们的信息,建立初步信任关系。健康专场洗脑则是抓住老年人体弱多病、关注健康的痛点,通过讲座、会议等形式组织专场活动,美其名曰是为老年人宣讲健康知识、养生理念等,实际上最终目标是推销保健品或实施金融诈骗。亲情营销维系则是通过认干爸干妈一对一交流、电话问候、帮忙做家务等方式建立信任感,从而达到伪劣保健品推销或实施金融诈骗的目的。

  以案说险——电信诈骗

  20198月,86岁的王婆婆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称王婆婆涉嫌一个金融案件,她的银行卡涉嫌洗钱。对方表示,如果想证明清白,就要先把钱转到一个安全账户,最关键的是,该案不可以告诉家人。王婆婆相信了对方的说辞,于是瞒着家人前往银行,按照骗子的指引将卡里的23万元定期存款转了活期,而后通过一台自助机器将全部钱款转到了对方账号,王婆婆的积蓄就这样被不法分子骗走,损失惨重。

  欺诈手法解析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等公务人员,以涉嫌洗钱等犯罪活动为由,利用老年人普遍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权威性的信任以及涉案的害怕心理实施诈骗。老年人缺乏对骗子身份的判断能力,往往听信对方一面之词受骗上当,造成资金损失。

  以案说险——以房养老骗局

  独居老人何大爷在老年人活动中心通过熟人结识了一位理财高人,给他承诺,投资某理财项目每年能获得10%15%的高息,只需拿房子抵押给银行获取借款用于理财,就能获得一个安享晚年的好机会。受到高额收益的诱惑,何大爷让这位理财高人办理了房产抵押手续,随着理财人人间蒸发,何大爷开始被催债,这才发现自己受骗,于是采取终止措施保住了房子,但无奈背上几十万元的巨额债务。

  欺诈手法解析

  一些不法机构推出以房养老的理财产品,吸引老年人将房产抵押,号称可以对老年人提供房产价值4—6%的年化收益。其实,这些公司却把老年人的房产按照更高的年息抵押给一些小额贷款公司,套取资金,而且允许这些小额贷款公司将房屋变卖。这样算起来,这些手持房产的不法机构除了给老年人年息以外,还要付给小额贷款公司高额利息,两者相加通常能达到30%的年化利率,根本不可持续,本质上就是庞氏骗局。一旦没有新的资产加入,资金链马上断裂,不法机构通常是跑路了事,老年人收益没有拿到,反而赔进去一套房子。

  年人如何防骗?

  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的文章和节目,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二、要克服贪欲的心理,防止利令智昏,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

  三、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热,自己拿不定主意时要及时向家里人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

    四、不要轻易参加各种不明来路的讲座、免费旅游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骗。

   (转自(巴中日报)2021413日A6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