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人民政府
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8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通江县人民政府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8-15 15:47 字号:

钟例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通江银耳价值实现的建议》(第18号提案)收悉,我县高度重视,赓即组织相关单位专题调查研究,加快办理,现将具体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目前通江县使用的银耳菌种绝大部分来自于通江县以外的地区,比如河南、福建等地,本地野生菌种由于科研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在种植、加工等方面也存在着人员和技术不足的情况。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目前已经开设有“食用菌特色专业”,但是师资及技术力量薄弱,也没有专门的教材。建议编写适合“食用菌特色专业”课程的专业教材,并且通过支持平台建设(比如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种方式提高通江银耳职业教育力度和水平,为通江银耳后续发展培养人才队伍”的问题。

通江县自发明“新法生产”后,种业首当其冲介入银耳产业发展。在计划经济年代,菌种厂建立均以国有企业、学校等为载体,生产所用菌种均从通江野生银耳种质中进行选育,并在相对条件较好的环境中进行生产,菌种质量比较有保障。但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和代料银耳的快速兴盛,在国有菌种生产厂改制解体后,原银耳生产技术人员、菌种经销人员、企业、工商个体户等纷纷介入菌种生产,其生产条件大都极其简陋,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且大多数菌种生产厂家为了“省事”,直接从福建等地购进代料银耳母种进行扩繁,菌种来源不明、混杂不清,菌种质量参差不齐,扰乱了通江银耳菌种市场,干扰了通江银耳的“纯正血统”,导致通江银耳种性退化严重,银耳单产直线下滑,菌种已成为通江银耳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加强银耳技术研发,我县于1997年成立了通江银耳科研所,专门从事以银耳为代表的通江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推广等工作。多年来,通江银耳科研所一直坚持从野生银耳中分离选育菌种,已成功选育出并经国家审定认定具有通江银耳道地品质的新品种5个,今年两个新菌株“22-01/22-06”也已通过田间鉴定,为坚守通江银耳道地品质作出了积极努力。但我们也应看到,新品种选育与更新换代是一个持续而复杂的工作,需要长期坚持。

同时,为了根本扭转通江银耳科研滞后于产业发展需要的被动局面,发挥技术研究在产业发展中的科学性、前瞻性作用。2022年,通江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通江银耳振兴发展研发计划,立足通江银耳全产业链开发,借助国内顶级专家力量,搭建通江银耳科技协同创新平台,以通江银耳科研所为纽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牵头,联合吉林农业大学、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四川省农机研究设计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多家优势学科研究院所,组建了李玉院士专家团队通江银耳研究中心,并于2023年8月举办的“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通江银耳节”上正式授牌。李玉院士专家团队通江银耳研究中心的组建,将围绕通江银耳全产业链开发,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为通江银耳产业振兴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着力破解银耳产业发展共性关键问题。我们也相信,随着顶级专家团队的介入,必将破解通江银耳产业科研人员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的发展困境,三五年后,通江银耳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必将迈上一个崭新台阶!

目前,我县已落实通江银耳科研所等相关单位与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对接协商,拟启动《通江县特色食用菌种植技术》等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为通江县职中“食用菌特色专业”提供实用本土教材,积极推动县职中为通江银耳(食用菌)产业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提供更多本土职业人才,根本解决产业技术不足的问题。

二、关于“通江银耳段木种植风险大,劳动力持续减少,产量逐年降低。建议与食用菌企业合作,推进通江银耳工厂化栽培,特别是摸索通江段木银耳工厂化栽培的技术条件,提高通江银耳规模化种植,切实落实银耳种植的奖补政策,加大耳农的种植积极性”的问题。

一是已组建并全面开展研发工作的李玉院士专家团队通江银耳研究中心,已将段木银耳轻简化智能化生产纳入研发内容,重点围绕农法栽培的打孔接种翻棒等环节的机械化轻简化机具研制以及段木银耳工厂化、智能化生产模式创新开展研究,正在布设多点实验,目前,县内招商引资的未来生物公司正在开展段木银耳工厂化栽培试验示范,已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围绕银耳栽培全程关联科研相关试验也已启动,力争解决段木银耳生产风险大的问题。通江段木银耳的机械化、轻简化与工厂化智能化栽培必将是未来发展趋势。我们相信,随着通江段木银耳新型生产技术模式的探索成功与普及应用,配套木屑银耳工厂化生产,也必将会带来通江银耳生产规模的突破。

二是我县已出台《通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度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2022〕53号)、《关于做好2023年农业保险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财办〔2023〕80号)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银耳种植激励政策,并严格兑现,确保能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

三、关于“冒充‘通江银耳’品牌销售的情况依然很严重,目前市面上以‘通江银耳’品牌销售的银耳产品远超通江县银耳的实际产量。建议建立完善可靠的通江银耳标准化溯源体系,通过协会等多种力量继续建设通江银耳标准体系,强化品牌保护和打假力度”问题。

长期以来,因“通江银耳”名号太响,跟风造假者众多,主要表现为假冒产地、假冒品牌、自制包装、掺杂掺假、侵权商标等多种假冒“通江银耳”等违法现象。虽然通过执法打假,对假冒“通江银耳”违法行为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然而,由于通江银耳的总量本来不多,占全国银耳市场份额不足1%,而市场上的银耳大多都冠以“通江银耳”而售卖,“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绝,通江银耳的打假维权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针对通江银耳品牌保护,实施了系列举措:一是提出了“段木银耳强品牌、木屑银耳深加工”的发展策略,积极探索国企统购统销运营新模式,通过回购段木鲜银耳统一加工统一销售,而明确要求工厂化生产的木屑银耳只能用于深加工,不能以原产品形态在市场上销售,力争从根本上保证通江银耳的“纯正血统”。二是全面加快落实生产经营主体(含农户)建立生产档案,积极推行溯源码等相关工作,构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三是定期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营造高质量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通江银耳品牌保护意识。

四、关于“通江银耳特色产品标准体系亟待完善,虽然目前《通江银耳团体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但是本地对银耳及其他食用菌检测的力量还非常薄弱,建议推进通江银耳系列产品(如银耳面膜、银耳茶、银耳饮品等)的标准体系建设,加强通江县本土银耳及其他食用菌检测和质量监管的力量和水平”问题

通江银耳标准研制起步相对较晚,是在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后二十一世纪初期才兴起。通过多年的努力,通江银耳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体系雏形,但标准体系构建仍是薄弱环节。目前,有关工作正在加紧突破:一是已组建的李玉院士专家团队通江银耳研究中心也将标准研制纳入联合攻关内容,并拟采取产学研结合方式,加大对通江银耳加工产品企业标准研制的指导,进一步完善通江银耳标准体系。二是四川省食用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通江县)于今年开始申报银耳检测参数工作,预计在今年末能够获得银耳检测参数,并在通江县境内开展银耳等食用菌产品的检测工作,届时将为通江银耳(食用菌)质量监管提供便利条件。

最后,真诚地感谢您对通江银耳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感谢“巴中市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多年来为通江银耳产业建设所做的贡献。

 

通江县人民政府

2023年8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